我要早起
我要读书
我要减肥
结果是改变太难,难于上青天,野心还是野心。
最近在学《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从中发现改变行为是有套路的。今天就分享其中一个套路。
推动行为改变的四个原则之一:重要假设的检验。
我们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重大假设。
辨识出这些内心的假设,是突破心理免疫系统,让改变发生的第一步。
三个问题帮助我们辩识内心的假设。
第一,那些跟你的目标相反的行为,带给你的好处是什么?
第二,如果你做不一样的行为,你最担心别人会怎么对你?
第三,为什么阻碍改变的行为,所带来的好处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先引用课程里的一个案例
艾米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公司经常会开会,讨论一些产品的设计和方向。艾米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可是在这些会议里,她总是很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想法。就算好不容易说出来了,如果别人表达不同意见,她也会很快沉默。有时候,明明自己心里不同意,可是如果别人问她的想法,她也会本能地说:“对,就是这样。”慢慢的,别人开始忽略她的想法,她自己也很苦恼,希望有所改变。
艾米,她内心里就有一个重大假设:发表不同意见会引发冲突。
只是看见这个假设是远远不够的。
改变的本质是通过做不一样的事,获得新经验。
如果要进一步地改变,我们还需要像一个行为科学家一样,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新行为,来测试这些基本假设。
我们要验证这些假设对不对,什么时候成立,什么时候不成立。
比如艾米她可以尝试在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会议上,先试着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关于行为的检验,课程里还有一个案例分享。
一个来访者,刚到一家公司工作。她总会表现得很积极阳光,在这种积极阳光里甚至有了一些用力过猛的味道。她会讲一些笑话来逗大家开心,对每个人的情绪都很敏感,如果团队里有人不开心,她就会反省:是不是我没做好才惹对方不高兴。所以她就生活得很累,想要有所改变。
这位心里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如果我不表现得积极乐观,我在团队中就没有价值,别人就不会喜欢我。
这位被设计了一个行为测验。
她在周一周三周五的时候,努力去表现得积极阳光,去讲笑话,关心每个人的情绪,就像她平常所做的一样;
在周二周四周六的时候,则不去关注别人的情绪,而只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她要每天记录心情的变化,和团队心情的变化。
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她自己的习惯,也为新的可能的行为提供了空间。
我想通过课程里的这两个案例,应该明白改变其中的一个套路了吧。
后面会继续分享改变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