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18-11-25 11:38:10
6914 字 · 1986 阅 · 0 评 · 0 赞

mmexport1510618496814

retouch_2021122621583235

文/樊荣强

伟大的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他在探寻世界的终极存在的道路上发现,所有的存在都可以被怀疑,惟有“我正在思考”不容怀疑。

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人类几千年来都有人在不断探讨研究,但是,答案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1.1  思考=提问—回答

人与动物的区别,思考是一个重点。据说,动物的大脑只能做感知的事情,而不能象人一样进行思考,所以比较愚蠢。

然而,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每天都在思考,也常常把思考二字挂在嘴边,可是,并不了解思考二字的真正涵义,更不懂得如何有效地思考。人与人思考能力的差距,拉开了人生成就的差距。

我曾经在无数次的培训课堂上问学生:什么叫做思考?几乎不能收到正确或相对正确的回答,甚至很多人被问到时,只是茫然与我对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事实上,虽然思考是一件我们每个人必须做好的一件事情,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从来没有思考过思考。虽然从小父母和老师都告诫我们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可是谁又告诉过我们什么叫做思考呢?

普通人没有思考过思考,以及不明白什么是思考,这是可以原谅的。但是,专门研究思考的专家,却不能告诉我们什么叫思考,则是不可原谅的。

日本家喻户晓的语言学家外山滋比古写了一本《思考的整理术》,于1983年出版之后持续畅销,销量突破150万册。该后的后记开头一段话写得挺好,我抄录如下:

我们平时总是不假思索地使用“思考”一词。这让我们以为,我们肯定是了解“思考”的含义的。而深究起来,所谓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呢?跟单纯的“想想”有什么区别?跟泛泛地“了解”又有什么关系?思考需要遵循什么样的顺序吗?恐怕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无法立刻回答不上来吧,因为很少有人煞有介事地反思这些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外山的《思考的整理术》一书从头到尾都没有对“思考”一词给出明确的定义与解释。他只是在讲日本的学校教育忽视思考能力的培养时提到:“学校的认知活动主要是以语文为中心的学习,而思考活动则是以数学为中心的学习。的确,数学永远是离不开思考的,因为它总是给出问题,求解答案。”这话触及到了思考的核心内涵,但外山并没有在更高的层次把它明确地揭示出来。

美国学者文森特·赖安·拉吉罗教授在《思考的艺术》中为思考明确下了一个定义:

思考是有助于阐述或解决问题、制定决策、满足或了解欲望的一切心理活动;思考是探求答案,获取意义。

这个定义倒是我比较喜欢的,因为它最接近我对思考的理解。可惜的是,拉吉罗虽然为思考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却只是在全书开篇时一笔带过,而没有在后面的内容里贯彻它,沿着这个定义所指的方向,深入地为读者提供如何有效思考的建议,以至于无数的人读完了他的书,依然不能透彻地理解和展开思考。

我把思考简单地定义为如下公式:

思考=提问-回答

这个定义虽然算不上石破天惊,但是它直达思考的本质,彻底揭示了思考的秘密,如拨云见日,可以起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综观无数关于思考的定义,大都是只烧到了99度的水,而我的定义加了一把火,把它烧成了100度的开水。

顺便说一句,思考时我们提出的所有疑问,归纳起来只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种基本问题,我把它们称为“元问题”,而基于对“元问题”问与答的思维模式,称为“元思维”。后面将有专章详细解读,此处先简单说明,是为便于下文的陈述与读者的理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问题与疑问两个词的区别。问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问题,既指毛病、不足、欠缺,也指疑问,还指一般意义上的事情。狭义的问题,仅指疑问。我在本书中尽量使用“疑问”而不使用“问题”,若使用“问题”一词,除指毛病、欠缺之外,偶尔也有“疑问”之意。

为什么我要定义“思考=提问-回答”呢?因为这样有“三个便于”的好处:

第一,便于理解。用抽象的文字为思考下定义,可能让读者更加头晕。“思考=提问-回答”这个公式,可以这样来理解:思考是人的一个行为过程,首先提出一个疑问,然后求解答案。这里要强调一下,思考过程的核心就是提问与回答,虽然围绕这两个核心,还有一些其他密切相关的、重要的行为与心理活动,如:观察、怀疑、想象、暗示、探究、解释、判断、类比、联想、反思等。

更进一步,我们不妨真的把它当成一个数学题来理解:

10-10=0,表示这个思考完美地完成了;10-5=5,表示这个思考只完成了一半;10-0=10,表示这个思考没有完成,可以称为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还可以想像一下,考试时试卷上的一个题目,如果分值是10分,考生完全答对了,老师就给他10分;只答对一半,老师只给他5分;全部答错,老师就会给0分。

第二,便于记忆。把一段长长的文字,浓缩成一个数学公式的样子,我相信,所有的人在理解的基础上,都更容易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以至于终身难忘。因为“思考=提问-回答”这个公式,不仅有了明确而特别含义,还是图形化的,而人们往往对图形化的东西更容易记忆。

第三,便于操作。操作,原本指人用手活动的一种行为,虽然思考不能通过手来完成,但此处所谓操作,是指思考必须是有目的的、受控制的心理活动,因此,对思考这种内在行为进行定义,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或称可操作性强,从而让人可以按照一定的规范、流程和要领操纵它。

我把思考定义为“提问-回答”,就是要明确告诉读者,思考就是从提问开始,然后给出答案。如果你不是带着目的去提出疑问,然后求解答案,那就违背了基本的操作规范与流程,那就不是在思考,而是在胡思乱想。

1.2  思维导图的缺陷

思维导图最近些年风靡全球,东尼·伯赞的经典著作《思维导图》2009年由中信出版社引入出版后,中国人也掀起了学习思维导图的热潮。在此,我顺便谈谈对思维导图的评价。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东尼·伯赞指出,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节点,每一个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节点。

然而,学习思维导图,人们普遍觉得困难的是:由一个节点往外发散的时候,立足点或者依据是什么。东尼﹒伯赞在《思维导图》中讲到:

下列基本分类概念组已被证明在多种思维导图制作中特别有用:

基本问题——怎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为什么/是什么/是谁/哪一个。

部分——章/节/主题。

性质——事情的特征。

历史——事情发生的时间只有顺序。

结构——事情的外形。

功能——做什么事情。

过程——事情是怎样发展的。

评估——事情有多好/多少价值/多少益处。

分类——事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定义——事情的含义是什么。

个性——人们是什么角色或具有什么特点。

东尼﹒伯赞的这段文字,本来应该是该最有价值的部分,可惜他只是一笔带过,没有把它深入解析,以至于许多人学了很久也对如何画好思维导图不得要领。

其实,如果你理解“思考=提问-回答”的定义以及我在后面将讲到的“立题”这一概念,那么,你就会明白,上面引述东尼﹒伯赞所列出的基本问题及分类概念组,它们不仅是一些关键词,更应该转换成疑问句,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提问方向。因此,由中心点和每一个节点向外发散,无外乎就是以上面东尼﹒伯赞所列出的基本问题及分类概念组作为基点,从不同的方面提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疑问,然后给出答案,就形成了下一层的多个节点。

我曾经在一个青少年暑期口才培训班上,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教孩子们画思维导图,把每个题目的中心点和每个节点向外发散都视为“问-答”关系,效果立竿见影。当天晚上就有学生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樊老师,你太厉害了,我的孩子曾经参加过思维导图的培训班,学了一个星期都没有学会,你一个下午就把他教会了,而且画得很好,太感谢你了!”

1.3  思考的起点

就一个人来讲,如果论一生,思考的起点大约是我们刚出生的时候,至少是他用肢体语言表达他的欲求与情绪的时候。长到两三岁,具备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整天缠着爸爸妈妈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会那样……这个的时候思考变得尤为活跃,以至于出版社不得不出版类似于《10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籍,来满足爸爸妈妈们的需要,否则无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思考的冲动。

如果论一天,思考的起点则是从睡梦中醒来之后。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一个人早上醒来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现在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睁开眼睛。这个答案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台湾传来的,而之前人们的答案一般是洗脸、刷牙、吃饭、上厕所之类。

但是这些答案都是错的,正确的答案是:思考。

在我们睁开眼睛之前,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可能就会提出以下的问题:

现在几点了?

现在天亮了吗?

我要现在就起床吗?

此处讲这个脑筋急转弯,我是要告诉大家:当我们脑子里发出疑问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思考。

上边是从时间的角度探讨思考的起点,下面我从情境的角度来探讨思考的起点,也就是在哪些情境中容易触发人的思考。大致有四种情境:

习惯

绝大多数的人的日常生活,都是波澜不惊、按部就班的。在日常生活的正常状态下,我们会习惯性地、自然而然地触发思考。比如早上醒来会想:今天早餐吃什么呢?今天起床晚了,怎么才能不迟到呢?比如孩子的妈妈听见孩子哭,就会想:他为什么哭?他哪里不舒服?是肚子饿了吗?是流尿了吗?比如一个人开着车进了停车场,他就可能会想:哪里有空的车位呢?这里停车合适吗?这个车位停车安全吗?又比如一位家庭主妇去菜市场,路上她可能会想:我要买的鸡肉今天还有吗?今天晚上做什么菜呢?今天的白菜涨价了吗?

类似以上这种日常生活的情境,总是会触发我们的思考,虽然它是短暂的、简单的、浮浅的、碎片化的,甚至伴随着非常多的直觉,以至于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并没有在思考,但它依然属于思考,而且正是这些日常的思考所导致的行为,养成了我们的习惯——可能是好的习惯,也可能是坏的习惯。

意外

哲学家大概是世界上最喜欢思考的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惊诧。”那么惊诧又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意外事件和特殊状况。

和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浅层次思考比较起来,意外事件和特殊状况会触发我们的深入思考。司空见惯的事物,我们甚至于视而不见,更不可能让我们深入地思考它。

但是,如果每天升起的太阳哪一天突然消失了,也就是发生了日全食,人们就会深入而认真的思考:为什么会消失?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时候会再发生?又比如,一个成绩向来很好的学生,某一次考试成绩相当的糟糕,老师就会问:为什么会这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比如,某某成功的企业家,突然被一美女状告他强奸了她,人们就会问:这是真的吗?这个企业家为什么要干这样的事儿?他是被人陷害吗?他会怎么为自己辩解?

正常的状况,我们会认为理所当然;而只有意外的特殊的状况,才会激起我们的好奇心,展开思考。

被动

所谓被动,就是我们并非主动而自觉的去思考。这种情境在生活当中也是常见的,比如,你的领导交给你一项新的任务,策划一次活动,两天后提交一份策划案,即使不愿接受,但你必须思考:领导的意图是什么?活动最佳的形式是什么?可以寻求什么人的帮助?怎么做领导才会满意?又比如,你在网上发表文章,使用了一张网上找来的照片,不久却收到了人家的起诉状,告你侵犯著作权,你必须去思考:如何应诉?要不要找律师代理?自己怎么才不用担责?还比如,你的邻居经常将垃圾扔在过道,你必须思考:怎么才能让他停止这种行为?是自己直接找他谈谈,还是跟物业管理公司投诉?

以上种种,都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并不希望出现的一些状况,但是又避免不了在什么时候出现,而且你又必须去面对它,你无法逃避,只好变被动为主动,思考如何行动,如何解决和应对。

主动

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思考是主动的,尤其当你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我们总是为自己的生活设立大大小小的各种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主动去思考如何实现。

比如,当我决定要写这本书之后,我就开始主动思考:为什么现在必须要写?如何写?写多少字?分多少章?什么时间完成?又比如,一位青年喜欢上了一位美女,当他决定追求她之后,他就会主动思考:怎么才能跟她认识?怎么才能让她答应约会?怎么跟她聊天?怎么才能赢得她的好感?再比如,你如果擅长弹吉他,决定在网上开课,你就会主动思考:在什么平台上开课?用什么形式讲课?如何定价?用什么方式推广课程?

前边讲过,思考是有目的的。虽然前边三种情境所触发的思考,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只有这种主动的情境下的思考,其目的性才是最明确的和最强烈的。所有的成功者,大都志存高远,借助超凡的思考力,探索发现路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步骤,最后梦想成真。

1.4  思考的价值

讲思考的价值,就是讲为什么要思考,尤其是为什么要学会思考。思考的价值很多,我挑几个重点来说说,希望读者重视自己思考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思考致富

我把思考致富放在第一来讲,请读者诸君不要以为这是庸俗。“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话我相信大家还是接受的,否则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觉得传统文化的这个“遗毒”还要继续肃清,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指出:

比别人多花两倍时间思考的 ,就可以拥有十倍于别人的收入。比别人多花三倍时间思考的人,就能比别人多赚百倍的利润。

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你不论是创业者还是企业家,甚至只是一个打工者,收入与别人相比差距太大,原因之一就是不善于思考和思考的时间太少。

拿破仑•希尔的名著《思考致富》风靡世界,正说明无数的人希望通过改善和提高思考能力,从而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虽然,拿破仑•希尔作为成功学大师所谓的思考,主要不是讲思考的技术与方法,而更多强调的是成功、致富的意念和欲望。

完善心智

我们通常把思维分为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其实,前者更多靠直觉,也可称为直觉思维,而后者才依靠思考,缺乏思考能力,则称不上理性思维,心智就是不健全的。许多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总爱抱怨、指责、冲动、失望、焦虑、逃避、放弃,其实就是思考能力不足的表现。

我们常常被人灌这样的“心灵鸡汤”:活在当下,接纳自己,这样就能让自己接受目前的生活,从而获得平静。

但是,先秦时代伟大的哲学家荀子早已对这种“心灵鸡汤”深表担忧,他认为“人性本恶”,我们永远不该满足地接受并不完美的自己。我们一起来回顾他在其传世名篇《劝学》中说的一段话: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我认为,人生必须是不断学习修行的过程,绝大多数人的心智天生是不完善或有缺陷的。而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家庭与学校教育基本上没能完成对人的思考能力的培养任务。

改进学习

柏拉图认为人有“知情意”这三个灵魂。其中的知,指的是认知。认知包括认知对象与认知能力。认知对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纯客观世界(第一认知对象)和前人留下的知识(第二认知对象)。

个人认知的发展必须通过学习来实现。完整的学习,既要继续探究客观世界,还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思考即提高认知能力。思考能力是探索与创造知识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填鸭式教育”是全世界基础教育的通病。学科越分越细,老师只是在传授前人留下的结论和标准答案,而不是让学生学习思考,学会自己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

杜威在《思维的本质》一书中对美国学校教育中忽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甚至对学生思考兴趣的压制有深入的批判;外山在《思考的整理术》一书中对日本学校只会培养不会思考的“滑翔机”,而不会培养“飞机”深表遗憾。

可是,世界性的问题今天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学会思考”这面旗帜必须继续扛下去。当学校没能让我会“学会思考”时,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自学的方式补上这重要的一课。

成就事业

成就事业是每个人的梦想,而成就事业关键是如何解决事的问题与人的问题。

就解决事而言,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指出:

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逻辑思考力,逻辑思考力不但能够让我们解决问题,我们一般常说的先见之明、直觉也是从逻辑思考中产生的。但是,由于绝大多数人都没养成逻辑思考的习惯,所以就缺少了能够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这个激变的时代,如果我们希望成就一番事业,一定会每天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不仅是工作上的各种问题,还必须面对生活上的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具备能够导出真正的解决之策的思考方法与能力。

就解决人而言,我们需要不断拓展人脉。

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伟业是一个人完成的,而绝大多数的伟业,都要需要借助团队来完成。甚至可以说,一个人是否成功,就看他能否用他人来为自己做事。

所谓人脉就是围绕你的事业目标而可以动用的人际资源,人际资源的核心圈就是你的团队。

不过,我们必须牢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古训。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要在努力寻找跟自己同一层次甚至更高层次的人交往,但是,并不是你想跟什么人交往就一定如愿以偿。

在人们交友标准上,思考能力是一个关键指标。虽然我们经常说要平等对待身边的人,但是我们不可能与所有人等距离交往,也不可能在每个交往对象身上花费相同的时间。躬身自问,我们愿意跟傻子交朋友吗?我们愿意跟话不投机的人交朋友吗?不会,因为他们的思考能力跟我们不在一个层次上。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