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恰恰天蓝
捷径,原指「近便的小路」,现多借指「节省时间的方法或手段」,且偏贬义。
1
捷径理论之「山路崎岖」
生产区通往生活区隔着一大块山地,四周用栅栏做了防护,沿着山地周围左右各有一条水泥路可以互相通达,山地有花草树木是禁入的,而大家却硬生生给山地踩出一条小道来。
通过走这条小道可比周边水呢路节约一半以上的时间。
2
捷径理论之「交规新用」
原本要架设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有直接右转通道),因一端的拆迁问题变成了「T」字路口,但红绿灯正常设置,因而时常看到部分车辆由「T」字路口从右(东;假设T字上一横以右为东,左为西来表示)边向左(西)边西向行驶的汽车在前方红色交通灯亮起时,顺势右转,假借是从「T」路口中间发车,再右转到「T」路口的左边,完美!遵守红灯截在斑马线以内的其它司机一脸满茫然。
3
从上面两个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归纳法可以得出「捷径理论」的特点有:
一、捷径是客观存在的,生活中确实有捷径存在。
二、捷径只能为极少部分人使用,倘若大部分人知晓且照做了,捷径的价值就不存在了。
三、捷径符合人性规律,却在一定层面上是以破坏某些规则(或者打点擦边球)为代价的,虽然节省了时间,却加大了风险的不可控性。例如山地是禁入的;突然右入的车辆很可能让行人不知所措,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四、捷径并意味坐享其成,反而需要更多的行动或智慧。可能会多体力(如爬山),可能会多费智力(如注意不发生交通意外)。
五、(……待归纳)
4
以下是我从网络收集有关「捷径」的观点,基本上分两派,即挺捷派和倒捷派,且多以倒捷派为主导,十分有意思,试摘录如下:
挺捷派:
很多时候存在捷径,但仔细想来所谓的捷径更多是对规则深刻认识,对经验总结后的实践。
其实,想要快速成就自己的人生,就是要抄近道、走捷径。
其实,你发现没有,人生处处有捷径。
就看你是否善于寻找。
很多时候,你人生的路走的艰难,都是因为不懂抄近道走捷径。
走捷径如果用经济学的角度来做对比的话可以比作追求性价比最高化。
捷径,不是投机取巧,也一直存在,它是聪明的人常走的路。
之所以觉得捷径不好走,只不过你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捷径。
经常看一个节目《奇葩说》,里面马薇薇说的一句话我很赞同:
只要不伤害别人,没有什么捷径是值得抨击的。
倒捷派:
她感慨不已地说:我特么现在才知道,原来找准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去钻研去深耕,就是一种最靠谱的捷径啊。
第四季奇葩说,陈铭的一句话让我共鸣「只要人生中有捷径,那捷径很快就会成为唯一的路」。
原来只是一个荆棘小路,已经被我们踩出一条康庄大道。
小概率的事件
所谓的捷径,并不都是直线
没有一条捷径让人走得踏实
捷径要真那么好走的话,想必捷径上已经是人满为患、寸步难行了。
不是所有的捷径都适用于每个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捷径的适用环境是很狭窄的,并且我们大多数人并不适用于捷径。一个人的本身素质是捷径适用程度的背书
捷径也是一条路,依然需要你走一段时间,若是半途而废,再短再近的路,你也到达不了。
走捷径也不是一件易事
捷径之所以被神化是因为我们的懒惰,想用最少的资源(时间、资金等资源)解决事情。
所以通往捷径的唯一方法就是忘记捷径,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事,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捷径。
没有前期一定的积累,就算有捷径你也走不了。
不劳而获的捷径也是让人上瘾的
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办法
表面上是指近便的小路;但实际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办法。
捷径即弯路,弯路即捷径
机会常常伪装成变故出现在你的眼前,就看你是否把握得住。
捷径从大路中产生
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愚蠢的人却都在找捷径!
生活哪有那么多捷径可走,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努力罢了
任何捷径都是偶然
毛主席教导我们捷径不是最短的路,而是阻力最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