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过“樊登读书会”学习了《干法》、《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搞定》。我对其中时间管理的内容颇感兴趣,于是,将三本书里关于“时间管理”的信息进行了提炼,并结合已有的相关经验,对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进行了一次优化升级。那么,这套新的时间管理体系是怎么样的呢?
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时间管理”对于我的意义:
1、确保“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能够持续推进;
2、确保“重要紧急”和“不重要紧急”的事情能够按时完成;
3、让自己可以心安理得、从容不迫的享受休闲时光。
二、提高效率的技巧:
1、使用“工作篮”
随时随地,收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务和信息,无论大小、轻重、缓急,并将其存储在大脑以外的某个地方。我习惯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
2、要事第一
运用“木桶人生”原理,首先放入“大石块”,再放入“小石子”,最后是“黄沙”。也就是说,在日常的时间管理中,要首先为“重要不紧急”的事留出时间,然后再是“重要紧急”和“不重要紧急”的事,最后才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事。
3、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重要、复杂的事,一次只做一件,切忌贪多、贪快、贪全。
4、统筹安排
5、并行处理熟练简单的事
6、利用好“碎片时间”和“移动办公”的机会
7、交替使用左、右脑
8、授权他人
三、需要固化的习惯:
1、季度项目管理
(1)用于管理“重要不紧急”的事,主要范围是:
A、必须做好的本职工作
B、自我更新(主要在智力、身体、社会情感、精神四个方面,通过循环“学习——实践——坚持”三个步骤,实现“螺旋式上升”)
C、能够带来“心流体验”的兴趣爱好(目前处于广泛体验的阶段,后期需要逐渐做“减法”)
(2)用于明确“重要不紧急”的事,优化调整目标和计划(每期不要超过两项,当期的工作、学习、休闲活动,可围绕此主题设计和开展)
2、每周计划
3、日程安排
四、关于时间管理的注意事项:
1、不要迷信“时间管理”
(1)贪多贪快容易紧张焦虑,过度控制容易失望自责;
(2)不要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又紧又满,适当的“留白”很重要,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弹性时间,用于休闲娱乐、发呆神游、处理突发事件等;
(3)不要刻板教条,“时间管理”只是工具,相信自己的直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2、节奏感很重要
(1)注意劳逸结合、动静平衡、张弛有度;
(2)区分事情的“快慢性”:
A、适宜“快”的事情:常规事务性工作、简单执行性任务、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执……
B、适宜“慢”的事情:自我反思、思考重要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
3、通过“收益值”和“半衰期”两个维度分析,一件事值不值得做,该花多少精力去做
(1)“收益值”主要参考心智、情感、身体、物质等四个方面;
(2)优选“高收益值、长半衰期”和“低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但也不要完全杜绝“低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
4、尊重个体差异
根据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大致可以分出五种不同的“时间视角”:未来视角、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消极过去视角、宿命论视角。尊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时间视角。
5、“时间视角”的选择和转换
不要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多采纳未来视角、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并且根据不同现实场景加以灵活选择。
原有的时间管理体系已经运行了接近十年,虽然也立下过不少“汗马功劳”,但近年越来越感到有所欠缺,非常欣慰在这个时候获得了优化升级的机会。写完这篇类似于读书笔记的文章后,内心很是激动兴奋,迫不急待的想要启动这套崭新的时间管理体系,期待着它给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