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微信上都在传播着一则悲剧:某地的高考状元在接到清华大学的通知书后,到鱼塘游泳,结果溺死,从视频上看到死者母亲在哭得撕心裂肺。对于这个视频,我没有看完就赶紧退出了,因为我接受不了。暂不论这个事情的真伪,如果是真的,的确令人痛心。我妻子说,寒窗苦读,换来一朝状元,高兴还没来得及却发生这样的事,作为母亲,将心比心,真的上天对其一家人何其残忍啊。
是啊,就算不是高考状元,儿子的不幸离去,对家人何其残忍。但又因为是高考状元,悲剧发生的时间又刚好是各地公布高考成绩这个点上,这悲剧的爆炸力真的是有点大啊。
我想,同样一件事情,如果有不同的背景,可能影响来得没有这么大。如果溺死的是一个普通学生呢?如果溺死的是一个少年混混呢?其事件的吸引力可能连在微信上转发一下,动动手指头的念想都没有。
那么状元溺死这件事上,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
记忆中的一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思考,因为记忆实在深刻,而且时刻影响着我看问题的角度。大概在我高中年代吧,听到这样一则新闻,大概是当时一位老伯失足掉落粪池,一位路过的年轻人奋力去救老伯,结果年轻人也溺亡了。其实这事就是一则感人的见义勇为事情,在我们中国每天都会上映着,但是,年轻人的身份背景一经公布,顿时在媒体上引发了一场讨论。年轻人是一名名校博士,对的,是一名年轻有为的博士跳下了化粪池救一个社会上认为是没有多久生命,没有多大贡献得老伯,结果博士死掉了,老伯怎么样我就忘记了。媒体引发的是一场关于价值的讨论。值还是不值?
值还是不值?在今天的我看来,这个讨论真的是不值一提。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生命是不能用其他东西来衡量其价值的,生命就是纯粹的生命,生命本身就是无价的,救与不救从救人的出发点来看本就没有错,可能错的是结果,因为结果是年轻生命的逝去,人们对于这样优秀的年轻人的逝去感到遗憾,但如果那被救的老伯是一位戎马一生,为国奉献一生而低调过着余生的老伯呢?人们还会不会引发一场值得还是不值得的讨论呢?
当年的我却是掉在了这个讨论的坑里,年轻优秀的生命换老的不中用的生命,不值得,但心里又觉得不对,谁他妈的救人前还要患得患失的想这么多呢?不神经病吗?难道见人不救吗?那这博士还有什么用呢?
很庆幸遇到了大学的哲学老师,老师当时就提出这个问题让大家思考,结果没有一个人站在出发点来思考这个问题。值与不值还要回到事情的本身来思考,而不是从结果的得失来思量。老师说,救人这事是对的,是大众认可的,根本不值得引发讨论,反而要大加赞扬见义勇为的行为。
我深以为然。
再回到状元溺死这事情上,当我们在一件不幸的事情上加上了太多的砝码,那么事情的影响力就会成为热点,爆点。“学生溺亡”,看点不多,“高考完的学生溺亡”,有看点,“高考状元溺亡”,看点更大,“高考状元接到清华通知书后在池塘游泳溺亡”,这样的题目成为了爆点,这似乎也激发了更多大众的同情心,同理心。
状元溺死的确遗憾,也很同情其家人,但围观群众还是不要太悲伤了,这个世界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很多,和状元溺死这事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一个年轻的生命不幸离去,不必要过于关注这件事,留点空间给逝者的父母亲吧,不要再刺激他们了,请停止转发。
其实在溺亡的这两件事中,总结下来,有三点简单的感悟。
一是我们人都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心,越是宝贵的,难得到的,在失去后会越显得遗憾,而这个遗憾都会得到大众的同情、理解和补偿心,可怕之处就在于往往这个同情、理解和补偿心往往会蒙蔽人们的理智,作出一些感性的不必要的行为,这个是要警惕的。再列几个怪现象:歌唱比赛,比的不是才情,是苦情,谁苦谁过关,你叫那些有才也有苦,但是不屑诉苦的歌手如何是好?还有中国的医闹,无论错对,只要医死人在医院,就可以大闹,谁不知,助长这种风气的恰恰是我们一些吃瓜群众的弱者报偿心理,当然这里也有医患关系紧张产生的同理心因素。
二是其实要写爆点文章,真的是有方法,那就是深挖背景内涵,核心是大众缺什么,你就深挖什么,然后用春秋笔法夸张点,当然不提倡传递负面影响的文章,不提倡为了爆点而胡编乱造,正确的做法是应该以传递核心价值观,造福大众为出发点,在文章上使用点技巧。
三是判断一件事情不必只关注结果和过于关注人物以外的一些背景和因素,我们可以回到事情的本身,或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往往换一个角度,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压力,人生的高度也因此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