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霄云同学这么走心的回答,我是先喜后惊。
喜的是如此用心的回答,说明我的文章对于如何读书这个问题起了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惊的是如此篇幅的回答需要认真的思考和大量的论证,这让我回答起来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浅薄的知识不够用。
思忖再三,觉得三言两语既解释不清楚问题也显得诚意不足,故决定再开一篇文章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
在开始正式回答问题之前,首先强调一下我的原则:
所有文中列出的方法均可以综合交叉使用,不鼓励每个方法单独使用。
就像乔峰比武,第一掌用少林派武功,第二拳完全可以用武当派武功。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兵法》虚实篇
下面开始正式回答
1. 关于出版社和需要的书籍如何选择的问题。我之前遇到过几本经典书籍,印象最深的是《自卑与超越》,作者:[奥] 阿弗雷德·阿德勒。
打开百度一搜,琳琅满目有无数个出版社和版本。这时候第一步就得看出版社了。
同时,在知识管理和时间管理方面,有大量名称相同或相近的图书。如:好好学习、如何学习、刻意学习。这时候一看出版社,二看豆瓣,三看书评,四看推荐,几种方法需要综合运用才行。
如果单独依赖一种方法会出现几种可能:一是好书,但你不需要。二是蹭热点的粗制滥造翻版书。三是书中内容与你现有知识结构不匹配。
2. 关于推荐人与写作者存在利益关系的问题。
当时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热帖,内容是讨论为什么刘德华也演了不少烂片。
文章很长,大概意思是说,有人即有江湖,既然在一个圈子里面工作,难免会出现人情是非的问题。
古语说:受他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有的人可能在其他人的世界里无足轻重,但也许是你个人生命中的“贵人”。因此,为朋友站场,为友情呐喊也在情理之中。
譬如说,这么多年,“四大天王”里唯有张学友在电影界混的很是一般,不但不是主角,而且数量方面也是屈指可数。
我每次去看他的电影,都会在心里默默念着:“学友欠我一张电影票”。念过三遍,心里甚爽。
读书亦如此,我也买过不少大咖推荐的新书,读完之后,大概两类心情:一是烂书一本,纯粹是人情往来;二是内容太深,暂且放下,待以后功力加深再来细细读之。
不过以两年多来我购买近100多本书的经验来看,这是一个知识变现的时代,每个人的品牌影响力都会与收入成正比,因此,即使为朋友站场,也只是凤毛麟角的小概率事件。
想知道我买过哪些大咖推荐的烂书,可以微信私聊。
3. 关于豆瓣和亚马逊评分问题。我的理解是两个网站评分基数不同,这个霄云同学也提到了。
其计算方法基本是:好评数/总评分数=好评比例。
这种计算方法在基数极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一个极端的情况,即如果只有一个人参与评论的话,则可能出现好评100%,或差评100%的极端比例。
所以我个人是不看比例的。
对于豆瓣评分,其实我是不太熟悉的。因为我之前的书籍部分来自朋友推荐,部分来自经典书籍的参考数目。
因此倒也省下不少功夫。
最近学习了阳志平老师的“书是可以读完的,只读经典书籍”的理念后,更是感觉可读书目不多,只读经典即可。
其他书籍仅作消遣而已,不喜不悲。
我推荐书籍的第一来源还是:经典书籍的参考书目。
尤其是论证严密的自然科学书籍的参考书目。
以前说过北大保安的经典三问:“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据说这是一个包含了人类终极宿命的哲理问句。
我们读书也是如此。
你是谁?——是书的奴隶?还是书的国王?
奴隶者,唯唯诺诺,唯恐主人不高兴。不敢在书上画一条线,也不敢向书本索取任何资源。
国王者,书籍应为我所用,应为我驱策,尽其所能。
为谁读?——为他人?为自己?
为他人读书,只需有了读的模样就好了,不必殚精竭力,不必废寝忘食。
为自己,一丝一毫不敢放松,枕戈待旦,如饥似渴。
有何用?——为读完?为实用?
为读完,大可私信小鑫,学会几招速读方法,加上勤学苦练,一个月下来,每天3本不是梦。
为实用,就必须有开拓者的无畏、祈祷者的大度、拾荒者的勇气。
一是要像开拓者一样,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像一个气泡一样,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疆域。因为很多时候,不同领域的知识会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著名的“80/20效应是生物学家提出来的”、“罗森塔尔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二是要向祈祷者一样,用感恩的心态感谢书中获得的每一个知识点。只有怀着这样一种心态,用探索的精神去看每一个知识点,用敬畏的精神小心求证每一个知识点,不管它的作者是专业的学者还是初出茅庐的小学生。
三是要像拾荒者一样,不断的拾起每一个微小的知识点。再重新收集组合,融合成新的知识晶体。只有把短期记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随意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