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没有阅读天赋的人,但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所以,这就很蛋疼了。
有天赋的人都在没日没夜的啃书本,所以我觉得自己疼就疼吧,终究还是要坚持的。
但是,读书真的是很无聊枯燥,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完全没有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感觉,
更不用说通过阅读来和作者进行伟大而深刻的灵魂交流,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我找来更有趣的书来读,但似乎我的注意力和兴趣都是三分钟热度,一本书把它看到一半还不瞌睡就求神拜佛了。
我以为是太专注了,容易产生疲倦,
也以为是太功利,认为读得慢,吸收少而易受挫
我的书一本本的买,一本本的放在房间惹灰尘
每一次拿起新书,都会看到旧书在哀叹:不能从一而忠,还算男人么!
日子就这样天天过,我每天都看着一屋子书愧疚,逃避,到最后厚脸皮的把那一堆书当透明
终于有一天,有一位高人的话让我挣脱枷锁,放飞灵魂
高人的话精神大致如下:一年读完很多书,有用吗?你学了多少,又忘了多少?有多少你真正的在输出?
知识不是用来持有的,是要拿来用的,你一本书可以没看完,但是如果你读到其中有感触的一点,然后
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去运用,那么还有必要读完一整本书吗?除非你对整本书都很有兴趣,不然,只是在浪费
时间。
是啊,我总是自以为看完一本书,然后再精读做笔记做导图才算读完一本书,但真的在浪费时间。
一、工作量大,想到后期要笔记什么什么的,就感觉亚历山大,毕竟人都想偷懒,意志力就这样消耗掉了
二、容易枯燥。一本书不是什么点都吸引人的,就算很多知识点,但是我可能就感兴趣一点,继续读下去的话,搞
不好我原来有兴趣的点就这样消失掉了,书也读不下去了
三、见效慢。都说要有反馈,等读完书后,早就累了,哪里还有反馈呢,就像完游戏,你要找齐装备,升完级才能开打,耐心早就被磨光了。
所以呢,按照我自己目前的情况,我觉得我应该这样读。
一、圈定目标书籍
二、将书籍放在随手可拿随时看见的地方
三、培养每天随手拿书翻的习惯
四、随便翻书,在哪儿看起都行,找到兴趣点,有兴趣有想探讨的地方就继续看下去
五、疑问之处,立刻翻阅上下查找,可纵向深入可横向拓展
六、把查找思考所得随手记录下来,思考应用场景
七、若觉疲惫,即刻停止,若第二天阅读其他书籍时有不耐烦之意,则稍读一下,稍思考一下即可,要保持无负担心态
其实这样读书真的很适合我,这样做的好处如下
一、兴趣引导,无心理负担,无意志力和精力消耗
二、由于兴趣引导,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会迫使自己思考、追溯原文和找资料,无任何意志力消耗,并效率高。
三、即时满足感。与其花一两个小时枯燥读完一本书,脑中一片空白,不如自己主动学会一个知识点,整理思考所得来得有意义。
四、不怕学得杂乱。由于圈定目标书籍,所以我一段时期所看的书都是上下有联系,有共通的地方,通过一个个不同知识点的纵横思考追溯等,或许,这一堆书就被自己有效率的啃掉。
以上,自己进来总结的一点阅读心得,正在尝试,希望和大家分享,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