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科技数码网评出了2016年度十大直播事件,排名第一的是范冰冰在去巴黎时装周的路上的一段直播,有近30万人在线观看;排在第二名是刘涛在《欢乐颂》发布会中的直播,据说当时引发网络瘫痪,71万粉丝上线刷屏。最令人费解的是,排在第六名的是一名女主播效仿男子用电钻吃玉米的直播,头发被缠到了电钻上,卷走了头发,露出了头皮,据说女主播收到网友近十万元的捐款。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今的另类网络直播,有直播唱歌聊天的,直播做实验的,还有直播什么都不干的,一些很无聊、生活化场景的直播围观粉丝达到了上百万,匪夷所思。网上有各式各样的评论,有人说现在的国人价值观扭曲,一个科学家还比不上一个网红、明星的影响力;有人还说,现在的人无聊变态,缺乏生活情趣。那么,当下国人究竟为何对另类网络直播如此感兴趣,情有独钟呢?
从主观因素来看
一是价值观决定选择和取向。一个人的价值观来源于认知水平,并决定其看待事物的标准和深度。寻求认同和尊重是我们每个人参与社交的真正目的,网络直播本质上是一个社交媒介和平台,在特定的环境里,参与人用价值观去自我判断,和一群有着价值取向相近的人互动交流,本身就是在寻找组织或成员的认同和归属。
二是心理水平影响偏好。网络直播参与人的心理水平不能简单地用是否成熟来衡量,而是要用是否符合现代主流和正能量来衡量。明星把私生活进行网络直播,是利用粉丝对偶像的窥私心理;用电钻吃玉米、脸撕保鲜膜、生吃活鸡的直播,正是利用人的猎奇心理。直播事件本身并没有特定意义,受心理影响,参与人要的就是一种临场感的心理体验过程,这个过程或新奇、或血腥、或刺激。
三是性格决定参与主动性。人的性格因人而异,有外向性格,也有内向性格,它们在现实社交中的表现程度不一样。现实社交中,人往往受时间、空间、人性、道德等的约束,参与程度往往不高;而网络直播的社交模式正好弥补了这一部分缺陷,交流上更便利、表现上更私密、参与上更主动。
从客观因素来看
一是社会文化。所谓社会文化,简单来说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是社会成员对某种行为、事物或观点形成的共同认知。在当下的社会进程中,受西方文化的侵蚀,人的价值观改变,社会底层文化结构也在变化,比如草根文化、流行粗俗文化,一定程度上在影响或改变着大众主流文化。
二是人际交往。网络直播社交一定程度改变了现实的社交模式,从原来的面对面到现在半虚拟,社交场境处在一个半真实半虚拟的空间之中,人际交往的互动性更强,特别是原来遥不可及的人际交往,比如与明星的交流互动,变得更加便捷,临场感更强。
三是行业特性。据统计,2015年,全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其中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从2016年网络十大直播事件中来看,直播内容已涉及影视、娱乐、传媒、体育、教育等多个行业,这些行业的营销、推广、广告、体验与网络直播的特性非常切合,这里所指的特性包括传播速度、宣传效应、群体影响、推广成本、互动等。因此,行业因素助推了另类网络直播的发展“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