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0
观察日记二:用细节刻画人物
观察你身边一个熟悉的人物,刻意的去关注一些细节,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和认识。特别要注意的是:展现而非讲述。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有丰富的细节,而后者往往流于空泛。通过富有启示性的细节刻画,即展示细小却生动的事实或动作,赋予人物更加丰富的生命力,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并阐明叙述中蕴含的主题。
我的外甥晨晨,非常聪明可爱,第一次见我,他就笑着跟我打招呼,姨妈好。看着我怀里的孩子,他立刻眼睛一亮,这是小妹妹吗?妈妈告诉他,这就是你经常在手机里见到的那个小妹妹,你要爱护她,保护她,不能欺负她。两岁的晨晨立刻接嘴说,晨晨很爱妹妹,晨晨会保护妹妹。
妹妹工作很忙,而且经常要加夜班,所以主要由外婆带晨晨。那天妹妹休班,晨晨一天的表现都比较良好,虽然有时候会比较淘气,但只要妹妹来,晨晨一般都会听话。
他语言和行动能力都发展得很好,反应迅速,大人讲了上半句他就回出下半句。外婆腿疼,把手放在腿上搓了搓,他立刻就说,外婆腿疼,晨晨揉一揉。外公要扫地,还没拿起扫把,他就先把扫把拖过来,扫把又长又重,他拖不动,就一头拖在地上一头扛在肩膀上,歪歪扭扭地走过来说他要扫地。我不禁在心里叹道,这孩子真是太聪明,太可爱了。
第二天妹妹加班,很快我就发现,晨晨和别的小孩有些不同。
首先是他不愿意吃饭,不论外婆怎么哄,怎么骗,把饭菜做得多香,加肉,加汤,他都是一句话,晨晨不吃晨晨不吃。外婆说晨晨别的都好,就是不愿意吃饭,又这么皮,一天到晚不住嘴不住腿,不吃饭消耗太大,让她很担心。
其次,晨晨有一句口头禅,就是“漾漾漾漾漾”(音译)。只要一不高兴,他就会念这几个字。我不知道这几个字具体代表什么,但肯定是他在陈述内心的某种情绪,不开心不高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用一句不好听的声音来替代。
第三,他会咬人。好好的孩子怎么喜欢咬人呢?奇怪的是,越是和他亲近的人,他咬的次数越多。比如我妈也就是他的外婆,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一起坐在小轿车里,可能是因为车门紧闭,车厢内太憋气,晨晨一路闹腾,并且咬了外婆好几口。外婆说晨晨从小就比较闹,也不怕大孩子,见了大孩子,很想要跟他们玩,玩得高兴或者不高兴,想起来咬人家一口。
晨晨的表现让我陷入了沉思。晨晨从小跟着外婆,和妈妈亲近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是不是内心比别的小孩要焦虑?用咬人、骂人等行为来引起妈妈的关注。或者那句话是对的,陪伴是最长情的爱,父母老了需要陪伴,孩子小时候需要陪伴,我们陪伴孩子身边就是给予他们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