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回

十回

发表于 2018-01-10 09:41:20
1253 字 · 1400 阅 · 0 评 · 0 赞

我父亲当了30年军人,他睡觉有个习惯,那就是把袜子脱下来压在枕头底下。我这样的表达隐含着某种认知,那就是我认为这个习惯与军队作风有关。袜子属于细碎的小零件,紧急拉练的时候,着急穿衣服,如果放不好还真容易找不到,塞在枕头底下稳妥又易找,是个好方案。长期如此,这方案就演变成了习惯,我是这么猜测的。

受父亲影响,我小时候的袜子都这么放,甚至上大学的时候也是如此,并没人提出异议。直到后来某一天,我突然觉得,天天枕着袜子而眠,这也太有“味道”了。虽说我并未曾感受过这“味道”的冲击,但此画面实在是缺乏美感,也的确是够糙的。从此我就把袜子挪了位置,它们从头底挪到了脚边甚至床下,一切安好。

我举这个例子,只为说明一个词——习惯半径。这是我自己发明的词,意思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固定的习惯范围,这个习惯范围如同以圆规为圆点画出的圆,其“半径”就是自我的观念,“边”相当于观念的界限或是底线。我们的行为都是依据习惯半径做出,相当多属于无意识的。小到如何摆放袜子,大到如何对待亲密关系,习惯半径的产生一部分属于先天自我基因的携带,还有相当多属于后天习得。这有点像星相学中的太阳星座与上升星座,太阳星座能看出你的先天根本,上升星座代表你的后天蕴含。一个人,总是复杂的,综合的,可说与不可说的。

我认为某些习惯半径可以改变,可能绝大多数习惯半径都可以改变,其核心在于观念的改变,虽然难,但并非不可能。

我最近发现一个关于“习惯半径”的好玩事情。天冷,起床成为一大难事。有时4、5点钟就醒了,有心起床,但对冷的恐惧让我迟迟不敢起身。这本是很简单的行为,不必有任何思虑,一秒钟坐起,顺理成章也好,被逼无奈也好,衣服也就穿上了。可贪图被窝的暖,害怕外面的冷,在内心形成强烈冲突,这冲突就成了一股力量,一股限制行动的力量。

女儿告诉我一个办法,“妈妈,你把一个闹钟放在很远的地方,这样当它响的时候,你就不得不起床了。”

嗯,这办法很妙,而且还是我以前告诉她的。我记得当初听到这个办法的时候还啧啧称叹来着,那个人在家的不同位置放了不同的闹钟,每天它们在不同区块这么一闹腾,这人就保持了若干年4点钟起床的习惯。

“这个办法当然很好,可是,它总是很被迫的。我现在的问题是很想起床,也并不困,只是怕冷啊。”我说。

我闭上眼睛寻思着好办法。因为家具的摆放,床边是一张大书桌,脱下的衣服放在了床尾的椅子上。就是这么一点距离,却让我如此惧怕,对我来说,似乎起身捞一件衣服跟爬一座山没什么区别,甚至更难。这一切都是随手完成的,一脱一扔,是那么顺手。我想着这画面。那么,为什么我都是顺着手的方向放衣服呢?为什么从来没把衣服反方向放过呢?这似乎也是我的“习惯半径”呀。我的这“习惯半径”在肢体动作上也是以右手顺时针为方向吗?如果我逆着这个半径,把衣服放在枕头边上,躺在床上手臂一伸,不就很容易穿上衣服了吗?那样,也就不会再有坐起来经受冷空气考验的心理挣扎了吧。

今天早上,我的确是用这个办法起床的,甚至我运用了加强版——醒来后将衣服放在被窝暖了暖,接着躺在床上轻松穿上,耶!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