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写作口才培训

樊荣强写作口才培训

发表于 2017-02-25 12:15:00
2683 字 · 1202 阅 · 0 评 · 0 赞

xzgs

作者:樊荣强

4.2 评论性话题的结构

4.2.1 哲学史的三件事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一定要讲怎么办。

胡适先生写过中国第一本现代思维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他在导言当中讲过,哲学史有三个目的:明变、求因和评判。

所谓明变,就是在于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所谓求因,即不但要指出这些沿革变迁的线索,还需寻出这些沿革变迁的原因。所谓评判,就是在完成前两项任务的基础上,使学者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

以前读这段,只想着观点与内容,后来再读却发现,胡适指出的是写哲学史要干好的三件事情,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事实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价值是什么?

这显示了学问与实践的区别。实践性问题的思考,你除了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之外,还必须回答怎么办,而且,怎么办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但是学术性和评论性文章,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也许就可以了。

4.2.2 评论文章不写怎么办

我们来看一篇来自网上的文章《鲍勃.迪伦拒领诺奖吗?原来,真应该拒领!》,你就懂了——

今天,在评委会宣布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24小时后,鲍勃•迪伦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

于是,网上有消息说“鲍勃•迪伦拒绝领取诺贝尔奖”。这篇新闻,肯定“辣”到了很多人。据了解,这消息的出处是——洋葱新闻。所谓洋葱新闻,就是用正常报道手法扯淡,仅仅为了娱乐或讽刺的目的。也就是说,这新闻就是博人一笑的,你如果相信了,就太傻了。

不过,笑过后,却真是让人深思!

第一,有没有真正拒领诺贝尔奖的人?别说,还真有,而且,丝毫不是矫情。

1964年,当法国作家、哲学家萨特获悉自己被诺贝尔奖评委会提名,可能获奖,当即致信评委会,表示“别评我,评我也会拒领”。但评委会并不信邪,仍然宣布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萨特。颁奖词是:为了他那富于观念、自由精神与对真理之探求的著作,这些著作业已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评奖出来后,萨特写了一声明,派一个代表人,去斯德哥尔摩宣读,拒领的理由是个人的理由与客观的理由。个人的理由是:我一向谢绝来自官方(也许翻译成“机构”要更准确)的荣誉。客观的理由是:文化应该是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会谈,而不是机构之间的事情。

如果您以为这个世界只有萨特这么一个高人,您就大错特错了!还有:一九三九年理查德·库恩和阿道夫·布泰南特放弃领取化学奖。格哈德·多马克放弃生理学及医学奖。一九五八年苏联作家鲍里斯·L.鲍斯捷尔纳克拒绝接受文学奖。一九六九年萨露尔·贝克尔拒绝接受文学奖。一九七三年越南的黎德寿拒绝与基辛格一道领取和平奖。

就是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事情,虽然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拒领:1927年9月17日,鲁迅收到北京自己的学生台静农的信件,信里面提到瑞典人斯文·赫定在上海的时候听说鲁迅的名字,想请刘半农帮助,提名鲁迅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鲁迅当即回复了上述这封信,态度丝毫不暧昧,表达得非常截然,就是——拒绝。

第二,诺贝尔值不值我们为他疯狂?

公正地说,绝大多数诺贝尔奖是客观的、准确的,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如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物或医学奖的绝大多数获奖者,都是这个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特别有说服力。

但是,诺奖是人评的,只要是人,就肯定带有政治的、思想的偏见或局限,就可能出现偏差。如我们见过的很多诺贝尔和平奖,携带的政治臭味非常浓厚,完全可以取消。

再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么伟大的成就,并没有获得诺奖。第三,拒绝领奖有没有意思?回答是:太有意思了!早几天,宣布鲍勃•迪伦获得诺奖,这个那个获得诺奖,我们很多人肯定都没有兴趣去了解他们是干什么的,干成了什么,更不知道鲍勃•迪伦是何许人也。

但是,如果鲍勃•迪伦拒绝领取诺贝尔奖,肯定一举成名天下知,估计我们很多素昧平生的人,都会去买张他的唱片听听,看是什么鬼。诺奖只有约100万美元,拒绝领取并不会改换领奖人,重新评选,因此这个荣誉应该仍然属于你。

但你如果拒绝那100万美元,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肯定要大大高于100万美元。这是经济账。如果再算其他账,如世人对你的景仰,历史对你的评价,随便考量一下,都将是拒领远远要高于领取。

当然,拒领的那些大佬,没有我这么势利,他们是真正的大佬中的大佬。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有意思,当你还在对一件事情梦寐以求或无法企及时,别人都已经开始唾弃了。 (作者:真理是我亲戚 2016-10-16)

我用钻石法则和立题技巧,来解构一下上边这篇文章。简单梳理一下,其实这是一篇非常标准的钻石法则框架的文章:

开头两件事:1.观点:鲍勃•迪伦应该拒绝领奖。2.立题:为什么应该拒绝领奖呢?

主体三点回答:1.历史上已经有很多人拒绝领奖。2.我们没有必要为诺贝尔奖疯狂。3.拒绝领奖,影响更大,回报更多。

结尾总结: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有意思,当你还在对一件事情梦寐以求或无法企及时,别人都已经开始唾弃了。(这是由个别事件升华到一般规律的抽象,后边《概括提炼》一章,教你学会干这件事。)

从上边的解构来看,你感受到“钻石法则”的神奇了吧!也许作者本人并不知道他使用了钻石法则,但是,冥冥之中就注定了他必须遵循这么一种普遍性规则。

4.2.3 钻石法则无处不在

人类的许多行为也大致如此,仿佛与生俱来,无师自通,简单模仿,懵懂从众,并没有自觉意识,但是那些行为依然符合人类的普遍人性和规则。

接下来,我再用立题和问答思维进一步解构。上边的例文有三个小标题,都采用了封闭式问句。其实,我们可以将这三个问句的形式转换,它们就变成了整篇文章一颗大钻石下面的三颗小钻石。

第一,有没有真正拒领诺贝尔奖的人?……有哪些人真正拒绝领若贝尔奖?(是什么)第二,诺贝尔值不值我们为他疯狂?……为什么不值得为诺贝尔奖疯狂?(为什么)第三,拒绝领奖有没有意思?……为什么应该拒绝领诺贝尔奖?(为什么)

读者诸君仔细阅读一下原文,你就会明白,封闭式问题的小标题,虽然是选择性的问题,但文章里边,作者是有自己的倾向性选择的,也即他有比较明确的观点。有了观点之后,他就分别有哪三个立题,一个是什么和两个为什么。有了这三个立题之后,作者就在回答立题,完成了整篇文章。

好,这个例文的解构结束了,我们再回到前边的观点,我再次提醒各位读者,这篇评论性文章讲了怎么办吗?没有。天下万人万事万物,许多都离我们太远,我们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已经足够了,至于怎么办,那是别人的事情。

当然,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之外,我们还是能够获得某些怎么办的启示,比如通过上边这篇文章,我们也学到一些怎么办:怎样正确对待名利?怎么借机炒作名声?怎样让自己更加特立独行?

各位读者,想跟樊荣强老师学习写作,请加入呆萌写作训练营,21天连续打卡写作,完美蜕变。加微信18723361670(<<长按复制)即可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