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先森

河马先森

发表于 2017-12-25 00:31:04
2338 字 · 1617 阅 · 0 评 · 1 赞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瞿巍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教授,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早在还是博士生的时候,瞿巍先生就从英国外交部、海军部和殖民部搜集了大量关于鸦片战争原始档案,为他完成《另一只眼看鸦片战争》积累了宝贵的历史材料。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深度解析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细节的历史学著作。与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把讲述重点放到了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两国在文明和制度上的差异和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细致分析,挖掘出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和中国战败的真正原因。

核心内容

1840年鸦片战争是两种文明的冲突,是以英国为首的近代工业文明和以满清帝国为代表的农业专制文明在外交、贸易等方面的误解和矛盾造成的。

鸦片战争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教科书的第一课,从初中时代我们就要对它有足够的掌握,但其实历史教科书的鸦片战争只是一些历史片段。这场冲突并不是单纯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同时也是两种文明因为差异和误解造成的冲突,是代表农业文明的满清帝国和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大英帝国的一次对决。作者利用中英两国档案,对中英两国在鸦片战争前后交往历史进行细致分析,重新解读出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中国战败的原因。

一、17世纪后,中英两国贸易结构严重畸形,这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从英国的角度来看,英国人从17世纪开始全国上下都爱上了中国茶。英国为了满足茶叶需求一刻也不能中断和中国的贸易。

从中国角度来看,中国进入明清历史时代后就长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加之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经济发展并不依赖外贸,所以除了贵金属之外对英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并不感兴趣,英国人每次来华做生意只能运来大批白银和中国人交换茶叶、丝绸、瓷器等产品。于是,中国人在中英贸易中获得了可观的白银收入,占尽了英国人的便宜。

这种一国对另一国长期保持贸易逆差的情况对于两国来说都是很不利的。一方在做生意时赚不到钱,一方则总是在国际贸易中占尽便宜,贸易不平衡很容易引发冲突。

二、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在民间和官方交往两方面都存在障碍,这导致中英贸易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最终英国不得不依靠鸦片走私来实现贸易平衡。

英国人在中英贸易中长期处于劣势状态,所以解决中英贸易不平衡就成为英国政府和民间群体上上下下的共识。但是由于文明差异,满清帝国在中英民间和官方交往渠道设置了很多阻碍,在通过正常渠道无法解决贸易不平衡的情况下,英国人开始采取走私鸦片的方式来弥补贸易逆差。

在民间交往方面,满清政府不允许洋人和普通中国人直接接触,只能和被指定的“行商”进行贸易,而且行商还负责制定与洋人做生意的规则、商品价格和贸易量。行商制度完全是垄断特许经营,英国商人认为这种制度既不能保证公平交易,更解决不了贸易不平衡,对行商制度极为不满。

在官方交往方面,满清政府要求英国接受大清帝国宗主国地位,对皇帝跪下称臣。而对于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英国人来说,外交的首要原则是平等,这是对外交往的前提。所以,只要满清帝国继续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拒绝和英国人建立平等外交关系,中英贸易不平等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中英双方通过官方交往来处理贸易争端的渠道被堵死了。

三、鸦片战争前后,道光皇帝和他选派的三任钦差大臣做出的一系列错误举措,导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并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1. 道光皇帝任命的第一位钦差大臣林则徐

为了阻止白银外流,避免鸦片在中国泛滥,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去广州查禁鸦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林则徐为了彻底收缴鸦片,不惜派兵包围英国商馆,以商馆里的英国商人为人质,逼迫鸦片贩子交出鸦片。这成为鸦片战争导火索。

2. 道光皇帝任命的第二位钦差大臣琦善

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海军横扫中国东南沿海。在危急时刻,琦善以平息蛮夷武装上访为理由,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和英国达成《穿鼻草约》。但是,道光皇帝最终认为琦善擅自达成条约,将这位钦差大臣革职,中英和解的最后机会也失去了,鸦片战争的规模开始扩大。

3. 道光皇帝任命的第三位钦差大臣耆英

1842年,英军封锁长江,截断京杭大运河,道光皇帝被迫求和。在外交和谈过程中,以耆英为代表的满清官员由于缺少近现代国家主权意识,在没有经过反复磋商的情况下,为尽快平息动乱,匆忙和英国人签订《南京条约》,拱手出让了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

作者结合这些历史细节,得出了三个结论:中英两国之所以爆发战争表面上是因为鸦片走私,实质上是因为英国过度依赖中国茶叶,引发的贸易不平衡所导致的;

由于中英两国统属两种不同文明,所以两国在交往中存在诸多障碍和误解,这使贸易不平衡无法用正常手段去解决。

满清帝国意识落后,不懂基本的近现代外交原则,致使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国家主权。

金句

1. 马戛尔尼使团与天朝的争执以及使命的失败,不是礼仪问题,而是一个近现代工业社会与一个封建农业社会交往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交往的双方无法用同一种观念来调适各自的行为。

2. 鸦片是中英巨大的茶叶贸易的必然衍生物。如果因为鸦片是战争的诱因,而将这次战争称为“鸦片战争”,那么,从更根本层次来看,这场战争似乎更应该被称作“茶叶战争”。

3. 虎门销烟,不仅是林则徐一生事业的顶峰,也是天朝帝国斜阳下的最后一抹余晖。黑暗即将来临。

4. 清朝的军队全不中用,连一般的暴动也不能平定,中国的军事实力被大大地高估,在外国强有力的直接一击之下,它将往下倒塌。

5. 天朝最急切的头等大事,就是让夷人赶快撤兵。为了撤兵,一切都好说。这个改变中国历史的,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其他一切不平等条约母约的《南京条约》,就在前方谈判大臣和后方皇上的一片急切和匆忙之中草率地签署。

6. 所谓的“弱国无外交”,其实并不准确,天朝的外交失败更说明:落后无外交。真正让我们丧失主权的,不是国家的弱小,而是意识的落后。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