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今年13岁了,正在上初一。说实在,这么多年来,我对儿子的管理总体还是比较宽松,并不是对成绩斤斤计较,这也养成了孩子一些不太好的学习习惯。考虑到中考是孩子遇到的第一次竞争性的选拔阶段,如果表现不好,就很有可能没有高中上。因此,一到初中,我的压力大了起来,也对儿子的要求严厉起来。具体的讲,老是担心孩子成绩会掉队,我的心中充满了焦虑。在检查作业时,一看到完成质量不好时,顿时火冒三丈,对儿子大加斥责,甚至还会把他的作业本扔到地上。刚开始的时候,儿子还是像在小学一样,一声不吭的改正错题。再到后来,儿子已经懂得反抗了,最后,干脆啥作业也不告诉我,作业本也不拿给我看。越看不到作业,我就越着急,也就越容易发脾气,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就处理的越差。
有朋友告诉我,这么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非常容易叛逆,你越凶他,他越跟你对着干。我仔细观察了下,还真是这么回事。以前儿子犯错,我凶完他,他基本上都会改正。可现在,基本上采取不合作态度,你说你的,我全当耳旁风。所以,有时气的要命,可偏偏又无可奈何。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大概,有以下原因。一是孩子渴望独立自主的愿望增强。儿童时代,孩子多是听从父母的安排,让干啥就干啥,很少有自己的主见。可到了青春期,孩子已经对自主探索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如果做家长的再进行干预,就会使孩子抵抗性进一步增强。二是已经开始否定父母了。孩子小的时候,基本上会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感,服从父母的权威,难道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对的。到了青春期后,随着孩子们知识进一步增长,对父母的言行产生了怀疑,进而增加了极大的不信任感。三是父母处理的方式方法不对。中国的父母都喜欢打着爱约名义对孩子的生活进行干涉。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越是不听话,父母越想管,这样反而激化矛盾。
为了陪儿子度过青春期,我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遇事不着急,不发火,和儿子共同成长。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打算一是学习心理知识。通过学习,搞明白什么青春期,青春期该如何度过。二是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青春期是一个孩子会碰到的必然阶段。做父母的不宜过于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