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上初三,课程满满的。周一到周五住校学习,周末回家后,周六上午数学补习,下午舞蹈培训,周天做作业,几乎一周就没时间休息,挺辛苦的!其实,从小学到初中, 9年来,基本上每一年每一学期都是这样安排的,有时补习一门,有时补习二到三门,当然,都是她自愿报名参加的。每次到学校接送她,校门口总是站着很多举着牌子的人,他们来自各种补习班、培训班,要么发传单,要么与等候的家长介绍,交谈,很是热闹。这种景象,基本上已经固化成为校园门口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知何时能改变。
多年来,一直在想:为什么孩子要参加培训班?难道孩子们不参加培训就学不好吗?培训班到底能为孩子的学习解决什么问题?有效果吗?
“存在就是合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现实情况看,培训班也确实有它存在的理由:1、确实能帮助那些成绩较差,掉科,不习惯班上老师的讲课,或者渴望变得更加优秀的孩子,能帮助那些愿意利用周末机会加强学习,弥补不足,甚至愿望实现弯道超车的孩子。2、好的培训班,的确有他们的资源优势,有优秀的教师团队,有不同于学校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技巧,受同学们的欢迎,吸收效果好。3、部分优秀的教师也愿意加入培训班,原因是一月下来,他们的培训收入,甚至超过在学校上课所拿的工资总额,虽然辛苦点,但感觉值。4、作为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面对残酷的竞争现实,唯有孩子的成绩好,才可能升到心仪的学校,才可能在未来拥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所以,哪怕花再多的钱,他们也愿意!5、作为学校,也希望通过孩子们的优秀成绩,实现他们追求的高升学率。6、作为培训班老板,当然希望生意越好,收入越高越好。
恐怕以上就是培训班、补习班生意火爆的直接原因吧。也难怪,尽管教育管理部门三令五申发布一系列红头文件:比如严禁学校补课,严禁老师课外到培训班兼职,呼吁为学生减负……..,,请问有效果吗?显然没有,就算有,也是暂时的,微乎其微的,因为治标没有治本。一阵风过后,补课现象依然延续,似乎有更加火爆之势,也难怪几乎成了教育行业的一个衍生产业。
深层原因是什么呢?究竟要怎么样做,才能做到既能给学生真正减负,又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实现多方共赢?下面的三个问题值得反思。
一是我的家庭教育怎么样?
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对有关教育理论文章的关注、领悟和思考,也包括多年来学校家长会上校长、老师的各种讲话,归纳起来,有三个观点,我比较认同:“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榜样、是引导和陪伴!”“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智商也没问题,成绩好与差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个人心态、习惯和学习方法技巧的差别!” “要让孩子优秀,自己首先要优秀”。是的,如果说学习方法技巧要考老师引导的话,那么好的心态和习惯的养成,更多的是来自于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家长的我,在这方面有很大差距,做得不够,还得通过不断的学习,修炼自己。
二是教师的水平如何?
我经常参加家长会,能感受到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优秀教师很少,大多数很一般。这也难怪同学们要抢着上名校、上实验班的原因,也是学生要到课外找优秀老师补课的原因。只有严把教师进口关,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同时提高待遇,才能有可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才能真正发挥老师在思维方式、学习技巧上有效引导学生的作用。要让学生优秀,教师自己首先要优秀。
三是“唯成绩论”还是“综合素质培养”,国家层面的评价体系需要改革吗?
现在比较流行一句话:“成绩不是万能,但没有成绩万万不能”。反映出当前应试教育评价体系的尴尬。一方面,政府部门提倡综合素质教育,不能只看成绩;另一方面,在各级招生考试的录取规则上,又强调成绩。一方面强调教育的民生事业性质,另一方面,又鼓励教育的产业化发展。到底,我们的教育理念究竟是什么?
看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改变现状,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需要通过家庭、学校、学生、教师、教育管理部门、政府决策层等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支撑起教育的未来。对于孩子们来说,“拥有快乐的童年,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才可能不再是梦想!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