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动力就不会有学习”这是人们广泛的共识,并且经常用一句谚语来佐证这句箴言:“不给不渴的驴喝水”。一个人的动机有时候很容易被激发,一件小事或者几句让你茅塞顿开的话,有时候激发动机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老师就算用了浑身解数来吸引学生也经常无济于事。
早在20世纪40年代耶鲁大学一位动物行为学家就注意到,要让老鼠走出迷宫,仅提供食物刺激是不够的,这种食物刺激必须被当做一种奖励,也就是说老鼠必须有饥饿感。完成迷宫的穿越是某种需求(摆脱饥饿)和对这种需求的回应(食物刺激)结合在一起的结果。所以在《学习的本质》这本书里把动机定义为:推动个体去学习的内在机制的总和,是内在状态和环境的多重因素彼此互动的结果。
动机的产生最初取决于他的需求,一开始,人们会自愿的亲身投入进去,强化着最初的动机。如果把学习比作一种控制饥饿和口渴的机制,常说的“如饥似渴地学习”,就是这个道理。
任务的成功作为动机的成果,是成为动机的另一个重要来源,会进一步加强动机,这也是经典反哺现象。反过来,失败就容易让人失去动机,或者反复的、看不到前景的失败会导致这种后果。但并不是所有失败都会让人失去动机,如果用积极的眼光总结错误,反思就会让他重新充满活力。
此外,对自我的感知如信心和能力,也影响着学习者的动机。有一句话说的好,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非常重要,他认为自己有什么能力比他真正拥有什么能力更加重要。例如在一个班级对自己能力抱有正面评价的学生更有动力,会努力梳理知识结构,相反,那些对自己能力有怀疑的则学生只满足死记硬背。所以正面强化永远是上策,自我鼓励和中肯的评价有利于动机的维持。
汇集在动机这个一般术语下的所有因素,调出了一杯不协调的鸡尾酒,但这不会使我们望而却步。没有人会因为一杯鸡尾酒、一道菜不能一下调好、做好就感到不快。大多数学习者遭遇困难或者失败就会失去动力,如果能给予一些外部刺激如活动、奖励、鼓励,就能重新激发学习的动力。我们要做的就是辨别这些激发动力因素,然后进行巩固和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