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用比较的方式讲话,听众更喜欢
一
好几年前,有位从英国留学回国的学生,来我课堂上学习口才,讲到一个话题,也就是如何评价中国的教育体制。
说起中国的教育问题,许多人肯定都有话要说,比如说学费交不起,教育产业化方向是错误的,学校教育只重知识不重能力与品德,填鸭式的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了傻子,买房要买学区房,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让家长又爱又恨,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
要说的话题确实很多。
但是,真要讲起来的时候,思考还是可能不够开阔。
不过,那位从英国回来的同学,讲起这个话题的时候,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把中国的教育与英国的教育,从学习内容、教育形式、学制、升学考试和毕业考试等方面进行比较,讲起来,不仅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而且得出的结论说服力也特别强。
二
为什么我们要学会用比较的方式来讲话呢?
第一,有比较才有鉴别。我总是讲,一个人是否聪明,就看他是否有发现事物之间差别的能力,日常事物的高低远近、大小多少之间的差别,如果都判断不出来,基本上就是傻子了;更进一步,在待人接物、工作事业上,是非对错、轻重缓急,该不该干,能不能干,如果不能分辨,那这智商恐怕不仅不能成事,恐怕还要闯祸惹事。
第二,比较更有说服力。最近些年流行整容。整容广告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两幅图比较:手术前与手术后。广告是否骗人另当别论,但是,比较确实可以让人发现差距而激发斗志,奋起直追;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还可以让人真正明白什么是好的、对的,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第三,比较可以丰富语言。比较是一种拓展思维的方式,当你比较的时候,思路就有了一个新的方向,就能够引出更多的话语,让你更有话说。比如,前面所讲的话题,关于中国的教育问题,当你说完中国的教育如何之后,接着说,我们不妨来看看英国在这方面是怎样的……话是不是就多了?
三
在讲话中采用比较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还是用中英教育比较这个话题来说明:
一是综合比较。即把比较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讲中国是怎样的,包括理念、做法、优势、问题等等;一部分讲英国是怎样的,也包括理念、做法、优势和问题等等。
二是排列比较。也就是将要进行比较的主要方面,逐一分别比较。比如,先比较理念不同,接着比较学制不同,再比较教学方式不同,最后比较考试方法不同。这种方式,清晰度、条理性比较高。
三是混合比较。这种方式不是简单地比较中国与英国之间有何优劣与不同,还可以拿中国的现在与过去,英国与美国的现在或过去,等等纵向与横向的比较。
总之,上述三种差不多是通篇都在做比较,但是,讲话中往往也有某个方面要穿插作个比较,这当然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