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

子非鱼

发表于 2017-10-22 23:28:18
2123 字 · 1179 阅 · 0 评 · 0 赞

去到陌生的城市,除了打车满城觅美食,能让我满城游走的,就只有书店了。

书店,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担当,书店的气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着城市的气质。最近这些年,随着电商的发展,好多书在网上购买已然非常的方便,但是去到陌生城市,还是会搜罗一下特色书店,或独立或小众,非常固执地要去逛一逛,也不为买什么,大而厚的书带着颇有不便,通常会在书店的各个角落转悠一下,偶尔也会有惊喜,发现心仪的好书。更多的时候,只是买上一两本小而薄的书,盖上书店的印章,偶尔也会在书店买几张明信片给朋友家人寄明信片。时间允许也许会买杯咖啡坐着看看书,实体书店需要支持,作为一个还算喜欢阅读的人,我尽己绵薄之力,把这些脑海中的流程走完,好像才完成了心中的仪式感。

1.南京先锋书店

记得那年去南京看李宇春演唱会,下了飞机,就和朋友打车去了五台山的先锋书店,一个防空洞改建而成的书店,“大地的异乡者”赫然醒目,收银台由1000多本书堆积而成。我最喜欢的还是百米艺术长廊的墙柱子上雕刻着的世界著名诗人写就的那些著名诗歌,每一首歌都是重复生命、爱与欢笑。有时候想,可以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是欢愉也是奢侈。那次因为时间有些紧张,匆匆,只买了几本泛黄的至今没有写完的牛皮笔记本。

2.上海,不知名书店

又一年演唱会,上海。换另外的朋友陪我打车去寻找书店,记得当时我带着之前买的一本名叫《书店之美》的书,车开了半个上海城,按图索骥过去的书店居然搬迁了。年代久远,在那本书里有名字的书店,居然隔年就不复存在了。可见实体书店生存不易,单凭卖书早已无法维持一个书店的正常运营了。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书店都是走的复合经营模式,电子产品、创意产品、教育培训、咖啡,甚至影院,种种,都用以帮助解决书店经营的困难,很多的独立书店开办人都要靠其他副业来养书店。

书店,承载了更多的功能,渗入了我们的生活细节之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3、广州联合书店

演唱会是年年都要看的,书店也是年年都要逛的。

又一年,广州,同样是看演唱会间隙,去到广州的联合书店,那些年还未见识过方所,看到联合书店时颇有点惊艳的感觉,那应该是第一个感到美学空间的书店。记得当时觉得楼梯转角很惊艳,拍了好些照片,看什么都很新奇,至少是一种新鲜的视觉体验。后来买了什么,倒是不记得了,应该会有一本书吧。

4、南京先锋颐和书馆

除了看演唱会,去到陌生城市的时候,逛书店这点小癖好是总会保持的。

去年在南京河海大学参加培训,抽空又去了学校附近颐和路的先锋颐和书馆。颐和路四周都是民国风的建筑群,是南京最密集的民国建筑区,古铜色的围墙,碧树可参天。书馆在6条路的交界处,充满了神奇的韵味。圆弧形状全透玻璃墙设计带来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与墙外民国风的建筑融为一体。别的城市可能会有街心花园,但南京,给我们缔造了不可复制别具一格的街心书店。颐和书馆延续并保留了先锋书店的大体风格,小小的书馆里书店、咖啡馆、创意馆俱全。同去的同事都很开心我觅到这样雅致的地方供她们阅读解闷。在我的提议下,她们纷纷拿起笔,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张明信片,寻找久违的见字如面。在其后培训的日子,每天早上跑步的时候,我总会跑到书馆附近,围着书馆跑半圈再折回。

5、苏州诚品书店

对于诚品书店,我最初的期待来自于文案天后李欣频为它写下的那些文案,以至于后来有朋友去到台湾,我要求她们带的礼物就是来自诚品书店的书。所以,今年7月,和朋友去苏州游玩的时候,我的目标就锁定为苏博和诚品书店是一定要去的。出了苏博,我们照例打车去了新开发区的诚品书店。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拖着行李箱逛书店。友人为了成全我的朝圣之旅,选择了坐在门口翻看我随身携带的书兼照看行李箱。我就东瞅瞅西逛逛,上窜下跳把苏州诚品从楼上逛到楼下,又从楼下逛到楼上。

与其他书店相比,苏州诚品就是庞然大物了。其他的书店,即便综合运营也没有形成独立的商业体。顶多一二三四五层楼而已,而苏州诚品俨然是以书店为载体托起的一个大的商业体,一座人文阅读、创意探索的美学生活博物馆,旁边据说还有自持物业公寓楼可售。它已不再是单纯的书店,而是以商业体影响和带动城市文化生活。书,只是这座商业体的一小部分。

印象深刻的除了那标注年份充满仪式感的台阶,还有实演厨房的引入,一座货真价实的厨房。大概食物和书都是能给人带来温暖的吧。

在苏州诚品,我也买了两本小书。一本是《爱情·信物》,一本是汪曾祺的《寻味》。

6、桂林刀锋书店

万锋书店是我最近两天去桂林才逛的书店,书店位于漓江边喜来登饭店旁边,小小的,店面也不大起眼。但是走进去,发现万锋是别有洞天,属于那种小而美的书店。店面不过两三百平米,书籍的品类应有尽有,凡通常书店里能看到的元素,唱片、明信片、创意周边、桂林特色周边产品,在它那儿都可觅得。因为最近正在练习苏轼的《寒食帖》,所以我随手拿起一本《在故宫寻找苏东城》看得有滋有味。最妙的莫过于买了一本口袋书,比我手机略大一点的《随园食单》。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举动很文艺,有人会觉得这样的方式很矫情,但我内心知道,我只是单纯喜欢这样的方式而已,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逛书店,也许潜意识里觉得这样才会和一座城市发生链接,才会拥有与这座城市的独特记忆。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