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不论孩子将来要干什么事业,应当从小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的所谓“爱”,只是迫使子女陷入平庸,剥夺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机会。
01
昨天去一个同学芳芳家玩,同学家的女儿今年13岁,在市里上中学,平时住校,周末才回家。
为了准备女儿爱吃的饭菜,同学一大早就去菜市场排队买菜,同学的老公则去附近的水果铺定购孩子最喜欢吃的新鲜水果,夫妻俩从周三晚就开始商讨周末的食谱和行程安排,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希望尽最大的努力让女儿度过一段温馨幸福的时光。
看着小俩口忙得不亦乐乎,我倒是有几分担心,他们如此费尽心思的为孩子安排着,孩子会欣然接受吗?
五点半左右,同学的女儿青青终于回家了。芳芳赶紧从厨房走出来,帮孩子取下书包,递上拖鞋,端上热腾腾的牛奶,青青面无表情的换上拖鞋,摸了一下牛奶,嫌太烫了不喝。
芳赶紧接过来,一边小心的吹着牛奶,一边给孩子陪不是。
青青则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大声吆喝着说:我说过不喜欢太烫的牛奶,你怎么就记不住呀!
然后头也不回走进房间,只听到砰的一声,门关上了。
吃饭的时候,青青坐在桌子的中央,芳芳和她老公争着给女儿夹菜。青青一边吃,一边评论,一会说这个排骨太辣了,一会又嫌菜炒得太软了。
芳芳和她老公就像两个听话的小学生,幸福的享受着女儿百般的挑剔和指责。
用芳芳的话说,孩子平时在学校上学太辛苦了,吃不上可口的饭菜,回到家里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芳芳说自己对孩子没有太多的要求,就想把最好的都给她,砸锅卖铁也在为她铺好路。
孩子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过分的渲染了学习功效,而忽略对孩子人格的培养,会让很多孩子不自觉滋生一种“霸王”习气,不但对父母招来唤去,而且还会把恶习带到社会中去。
学习只是孩子的本职,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能因此成为家里的大爷,父母更不能助长孩子的恶习,甘愿扮演“奴仆”“被使唤”的角色。
02
第二天一大早,芳芳就做好了早点等待青青起床。
青青吃完早点就去学习钢琴,临出门前扔下一句话,让芳芳帮她把校服洗干净。
芳芳立即领命,马不停蹄的帮青青洗衣服,收拾屋子。
看着芳芳忙碌的身影,我不禁为她感到悲哀,她如此尽心尽力的爱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因此误了孩子的一生呢?
自己的事,自己做,就既是对孩子的锻炼,也是一种更深远的爱。
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的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别用“成绩好”的神逻辑,将孩子视为和别人家孩子攀比的工具。
教育的艺术在于:经常给孩子提出力所能及的任务,并且巧作安排,使得他愿意干,有兴趣,高兴地去完成大人的委托,使他感到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03
第三天中午,刚吃完午饭,我和芳芳正在收拾屋子。
忽然听到了青青一阵尖叫,芳芳赶忙扔下手中的活跑进去一看,青青正在对着一张卡片大发雷霆。
原来,芳芳在洗衣服的时候忘了把青青的饭卡取出来。饭卡有可能就报废了。
芳芳一听,吓得大惊失色,连忙给青青道歉。青青不依不饶,边哭边骂。
芳芳老公听到了以后一边陪礼一边给钱抚慰,总算平息了青青的怒火,哄着她上学去了。
青青走了,芳芳终于松了一口气。她说,这小祖宗,每周都会如此折腾,感觉自己像是上辈子欠了她一样。
后来,我问芳芳孩子如此任性,你们有思考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吗?芳芳无所谓的说:反正我今天所在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
尊重父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是一个人起码的道德修养!青青不但不知道母亲洗衣服的辛苦,还对父母破口大骂,一个不懂得尊卑和教养的孩子,她长大后能过得很好吗?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所谓的对她好,不过是父母不愿意自我改变和反省的托辞。
04
最好的教育不是迁就,而是尊重和陪伴。
梁启超九子皆才俊,建筑学家、考古学家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等,全部都是人中龙凤。
他常在饭后给孩子们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从维新运动后被迫逃到日本,到辛亥革命后回到天津,只要他在家,全家每晚六点半都要围着圆桌,听他讲自己正在写作的题目,听他讲历史、传记、哲学、古典文学等。
他告诉子女“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人生的价值在于努力过程,结果并非唯一重要的。
在春风化雨中,培养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求,尊重孩子的独立选择,这才是赢得永胜的法宝。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
你对教育有哪些心得呢?欢迎留言参与互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