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萌写作进阶班第35周直播实录
时间:2017年10月17日
主讲:樊荣强
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下午好!
我们现在又来到今天的呆萌写作进阶班的直播间。今天还是再聊聊读书写作,聊的这个人叫胡适。
胡适先生的是一个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史上非常厉害,或者说一个伟大的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先驱式的人物。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他,但是现在写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胡适的影响的,因为他推动了白话文运动。过去写文章是用古文来写的,但是因为胡适的大力的推进,所以说我们现在写文章都是用白话文。
看这个胡适的这个传记,我想跟大家聊一聊,他小时候的三件事情,看看对我们的写作学习有些什么样的启发。
当说书人,学习知识,提升演讲水平
首先要想聊的是,他是一个小小的说书人。这跟我们学习和如何去提升演讲能力有点关系,因为樊老师做演讲口才培训,所以说说他年青的时候这个事情。
他在13岁之前,是在江苏绩溪的乡下度过的。他更小的时候,跟他的父亲在台湾认识过很多字儿,喜欢读书。回到家乡后,他自己在私塾读书,学了一些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之外的同时,还读了很多很多的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有那些《聊斋志异》等。这样,他就比身边的那些孩子,尤其是同龄的女孩子,脑袋里边多点故事。他就像一个小先生一样,讲故事给同龄的孩子们听,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故事。
要把故事讲好,首先要把书里边故事给吃透,否则讲起来就不是很流畅,起程转合也不对,故事人物混乱,故事也衔接不起来。所以他首先要把这个书给认真的读一读,他读了之后,那还得要用自己的口语化的文字把它讲出来。
我们常常说,很多人看了很多书,但是他讲不出来,那是因为什么呢?他没有去好好的练习讲书。胡适要想把这个看的故事讲出来的话,得要有一番功夫的。因此,我也经常讲,我们学习知识的话,有效性第一个是看书。这是有效性是最低的。其次是听人讲书,有老师给你去讲一讲教材,你会发现重点,或者说老师可以跟你答疑解惑,有效性会更高一些。第三个层次,就是你再把它讲不出来,你不仅仅是看,也不仅仅是听老师讲,你自己还把它讲出来,那你就更厉害了,因为你能够讲出来,你必须把原本的知识、故事要吃透了,才能够讲得出来。更高层次的,就是你把它写出来,写比这个讲,要求更加的严谨。
所以,我想说,胡适先生在十二三岁以前,在他自己的家乡做一个小小的讲书人,对于他的这个学习能力、演讲口才的能力,都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一个训练,他能够成为一代文化人的标杆儿人物,与这些小时候的训练是完全离不开的。
因此,成年人也好,小孩子也好,多去读一点东西,然后再把它讲出来,甚至写出来,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姓名甚至外号,如何给人带来激励
其次,我这里说一说,人的名字甚至是外号给人带来的一种影响。胡适先生他的本名胡嗣穈,但是他让世人了解的名字叫胡适。只是胡适这个名字,是他自己取的。还在上海读书的时候,相当于是初中高中的时候,他自己改的名字。他自己改这个名字,是受什么样的影响呢?因为他当年在澄衷学堂读书的时候,国文老师比较特别,用严复先生翻译的《天演论》,就是用讲进化论的这个书作为教材,让同学们去讨论。
胡适对这个进化论那是相当的欣赏,接受这样的思想。觉得这个进化论在当时是一种非常非常先进的思想。确实是这样的。我们中国古代,讲的是一种轮回的思想,一年四季不断地去轮回,这个是农业社会带给人的一种最为基本的观念。这个社会,它没有什么进步不进步,没什么进化不进化,反应就是一年四季这么轮回,这个社会就是不断地轮回,封建王朝也就是不断地在轮替。但是,进化论的思想不一样,它带有一种革命性,因为这个社会它会不断地去进步。
因此胡适接受这样一种进化论的思想,里边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叫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胡适想给自己改个名字的时候,就问他的二哥。二哥就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就用适字来作自己的名字吧。所以他就叫姓胡、名适、字适之。就是胡适之怎么来的。
说这个名字其实我是想说什么呢?刚才讲到他的原名叫胡嗣穈,小的时候他是个讲书人了,很多人就把他称为“穈先生”。因为他这个时候身体很瘦弱,留个长辫子,看上去蛮像一个先生这个样子的,不像一个干体力活的人。但是,他在10来岁左右,或者更小的时候,他们当时小孩儿都喜欢玩一些游戏玩,一个就是掷铜钱儿游戏,他也非常的喜欢。
但有一回,有一个亲戚长辈看见他在玩儿游戏,就问:“怎么穈先生也玩这个游戏?”他听这个长辈这么一说,好像有点嘲讽的意思,这些游戏哪里是做先生的来玩儿的呢,他当时感觉蛮受刺激的,觉得自己是做先生的人,怎么去玩掷铜钱儿的低级的游戏,从此以后,他就放弃了这个掷铜钱儿游戏,而严格的要求自己,要做个先生的模样。
这是一个外号带给她的影响。我还要再说,胡适改了胡适这个名字,对自己的影响也是蛮大的。因为一个人的名字,整天这么样子叫着叫着,总是表达了自己对某些东西期望,或者一种价值观在里边的。胡适改这个名字,他当然是基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进化论的思想来的。因此,他在后来的一生当中也是不断的要求自己,不断地精进、提升自己,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的竞争。
因此,他还在上海读高中的时候,也就是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的时候,有同学主编一个报纸叫《竞业旬报》。胡适开始以作者投稿,写了好多的文章。到了24期之后,他又作为这个报纸编辑,甚至有时候全部的文章都是他自己来写。他后来总结这个过程,作为一个作者和编辑,他一共写了几十篇文章,都是白话文。他的白话文写作就在这个时间开始的。因此,这个阶段的努力,这他将来的白话写作、思想,打下来非常深厚的一个基础。
因此,我想到我们这个呆萌写作训练营的同学。前两天有同学在说,要坚持下来一年有点困难了。其实,我也想到这一点,我们这个呆萌写作营,你每周写一篇文章,像胡适他在这个《竞业旬报》上边十天写一篇文章,有点相似。其实坚持一段时间,让自己的这个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是非常非常必要,各位千万不要泄气啊。
以上所讲,就是所谓的名字,不管是真名还是什么外号,给自己的激励作用。
越早用功,越早成就
第三个想讲什么呢?以前我说过,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这本书。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这本书,其实是因为当年陈独秀先生邀请他从美国回到中国,来到北大教书的时候,把一个讲义拿来整理成的书。
首先得说,他讲中国哲学史,受到梁启超先生非常大的影响。因为梁启超写过《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是没有完成一部著作。所以说胡适就想来延续这个事情。梁启超先生也是完全接受进化论思想的,他讲这个学术思想的变迁,也有这么一个隐含的价值理念在里边。
我重点要说的,其实胡适先生当时在北大讲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的时候,他才只有27岁。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来,就用西方的一些思想方法学术方法来重新解读中国的哲学思想,有很多人质疑他。一方面是方法已经打破了传统,另一方面他的年纪也只有27岁,很多人不服他啊。
但是,他讲了之后也蛮受人喜欢,因此这一年之后呢,就把自己给讲义拿来整理出版了,这本书叫做《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为什么呢?上卷也就是他只写到了先秦时代,先秦时代之后的下卷还没有去写,然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务繁杂,最后也没有写出来。
我还想进一步说的是,我们这个胡适先生在27岁的时候,都已经对中国哲学史有那么深入的研究,真是厉害了。过去我们学习写作的套路时,我也讲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里边讲“明变、求因和评判”这三个功夫,这时他才27岁啊,我们想想,差距在哪个地方?差距就在于我们自己的积淀还是太少了,输入还是太少了,思考还是太少了。
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努力,丰富自己的内在的东西,然后才能够离自己希望的目标近一点点。如果说仅仅是做梦,不可能实现目标的。
OK,今天的直播就到这个地方,我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