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档最火的电影应该算是《害羞的铁拳》故事以拳击为切入题材,以喜剧的方式讲了拳击手打假拳的故事。
两周前看了一本叫《新媒体营销圣经》的书,虽然他的名字过于标题党,但他的小标题却切实击中了新媒体营销的要害:打拳和新媒体营销干的是一回事。
引诱,引诱,……引诱,出击。最终用漂亮的右勾拳锁定胜局。换言之就是最终通过一系列营销的铺垫本身完成最终的销售过程。
引诱最终是为了适当时机出击
社交媒体营销的起源
为了便于理解新媒体营销的内在逻辑,我们先来梳理下社交媒体营销的起源。
最近这些年我一直有一个这样的感觉,好多人把微信朋友圈当成了淘宝。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淘宝早些年就干了一件事,就是把线下的实体商品一步一步的搬到线上,最终靠数据化运营带来效率的提升,让企业赚到钱的同时成就了自己。这个时代我们定义为互联网1.0,其实就是一个渠道带来效率提升的问题,比如网上的海量产品曝光省去了实体店面好位置的租金,也叫做信息流,支付宝完成了商品交易的资金流问题,最终快递完成了消费者把商品搬回家的物流问题。互联网的高效传输让实体商品的周转效率近乎于极致。那么问题来了,极致之后我们下一步何去何从?于此同时随着移动时代手机的来临,移动互联网提供了让每个人随时随地永久在线的状态。手机变成了取代电脑必需品。微信看准时机突出重围,最终展现出惊人网络效应,把所有人搬到了移动互联网。
相信很多人看清了眼前是一个怎样的状态,那就是淘宝在互联网1.0的阶段解决了商品在线化的本质问题。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2.0时代微信完成了人在线化的本质问题。
基于传统行业卖家们有些人开始意识到微信的人原来比淘宝多这个问题,开始把微信当成一个渠道入口,每天干的事情就是类似淘宝上架商品的事情。由于早起的微信红利(新进入微信的人越来越多)与接触者效应的存在(所谓接触着效应就是人们更愿意消费看过几次的产品而不是第一次就看到的产品),确实让很多人通过微信这个渠道赚到了钱。可是最终渠道的本质还是看效率,如果你所经营的产品的价格做不到极致的性价比,在这个物质丰饶的时代别人为什么还要买你的产品?所以就出现了如今厂家开始比拼的营销,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网络的培训课程是围绕着营销展开(其本质在于易复制)。
为什么打拳如同新媒体营销
在物质丰饶的年代,不能帮客户省钱或者赚钱的硬广就像是抢钱。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比较厌烦那些每天只在朋友圈发广告,而不提供价值人的本质原因,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卖东西。
那么这个时代正确的新媒体营销方式是怎样的呢?其实真的和打拳击一样,稍微看过一两次拳击比赛的人都明白,喜欢看的都是胜利者重拳把对手击倒在地,但没有哪个选手会比赛一开始就一连串重拳连出,他们都是先靠直拳来试探对手,在试探中完成对对手的了解,在拳击手对对手充分了解后,他们凭借出色判断击出一季右勾拳(重拳)把对手打倒在地。所以可以断言每一个优秀拳击手之所以赢得比赛其实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谋篇布局,不断靠直拳的试探,终究找到适合时机发挥出漂亮右勾拳。
其实这招用的最好的是那些网红店,网红店早起的运营模式在外界看来很不可思议,平时一个店铺基本上没什么生意,但是每月总有那么几天,生意特别的好,几天时间的销售就能达到传统店铺几个月营业额。究竟他们干了怎样事情呢?这些事情内在逻辑是怎样的,这个正是我们接下来一起探讨的。
新媒体运营的本质是给于
也许很多为人父人母的80后都有这样的感受,小孩子平时会向家长要很多他们喜欢的东西,一般家长的态度是有的接受有的拒绝。可是为什么有时候小孩子要的东西会被家长接受呢?其实一般都是小孩子作对了某些事而家长感觉不给他一定给予感到良心不安。这也正是新媒体营销人员和他们客户的正确关系。
那些网红店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卖出那么多货品,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些网红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提供给客户太多有价值的东西,终究网红有一天发一些契合他们粉丝产品,粉丝的感觉就像是那些看着小孩子做对事的家长一样,应该回馈他们一些东西,最终通过购买网红提供的商品这个媒介,给于网红应有的回报。
明白这个逻辑后我们再来看看如今社交媒体的两只主力军80后和90后主要区别。
80后属于从传统淘宝搜索电商过渡到微信微博这些新媒体电商的一代,他们对待微信的方式和之前淘宝完全是一个路子,就是不停的放产品,而很少提供给客户有价值的信息或者东西,用拳击比赛来比喻就是一直在右勾拳,每出一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变现。
而90后和80后的显著区别正在于,他们更注重客户的感受,所以建立产品买卖前他们更重视了解客户,收集他们的反馈,让客户笑,感动,产生一系列情感的链接,而不是上来就冷冰冰的抛出销售。
这个过度其实让很多人传统行业的商家都不适应,但我们必须明白这个是颠覆社会的趋势,可以说是消费理念进化,之前对80后那些好用的方法对待90后全然失效,他们会轻松的躲开一连串直白的广告,而最终选择和他们产生情感链接让他们欢笑快乐感动的产品。
总结
如今移动互联网给每个人付能,信息的获取买家和卖家变的越来越对称性,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靠自身提供价值吸引消费者,最终让消费感到买我们产品是对我们长久付出应有的回报,消费观念的改变终将是每一个传统行业人必须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