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儿快初中了,每天早出晚归,和她竟说不上几句话。能碰面的地方,多是在餐厅,但连餐桌对话也乏味可怜得紧。每一次都是短兵相接,匆匆几个回合就结束了。
比如今早。
我:我昨天买的烧烤酱,不抹一点在煎鸡蛋上吗?
她:不用,我喜欢什么都不放。
我:不觉得没味道吗?
她:没觉得。
我:焖烧壶做出来的粥不好吃,要配点咸的才行。冰箱里有萝卜干。
她:在哪?
我:看到没?
她翻出萝卜干,吃了一口,"真辣!"
我:那你赶紧喝点粥。
那袋萝卜干我几乎没怎么吃,都被她干光了。碟子里的煎蛋还剩了四分之一。
“我今天要值日呢。”
她拎起雨伞匆匆走了。从周一就开始下雨。
对话正好五个回合,不多不少。
中午 ,做了一大锅豆角焖面。面很筋道,裹着酱汁,入味。选的扁豆角,炖起来好嚼;精肉,一点肥都没有,这她才能吃。 面在碗上攒出小小的尖,铺着青色的豆角、红色的肉丁,腾腾地冒着热气,诱人。
我:好吃吧?
她:嗯!
我:够不够?锅里还有。
她:够了。
她的眼睛一直盯着平板, 每次吃饭都要看动画片,一集快结束,碗里的面还是个尖尖。
我:快点吃呀。咱们同时吃的,我已经吃光了。
她:哦。
赶紧扒拉了两口,又继续看。
可怜,饭桌会谈竟只有区区三个回合。
晚上,特地早熬了粥,有点稀,蒸了一屉速冻水饺。
她一回家就开饭了。
我:粥有点稀,你吃点饺子。
她:我吃了。
我:吃了几个?我怎么没看见?
她:我吃了!吃了一个!
我:至少吃五个。
她:你怎么不吃?
这是反问的语气,开始不高兴了。
我:我把中午剩的焖面都吃了,刚才吃了一个饺子差不多也饱了。
她:那妹妹怎么不来吃?
又是质问。好像我不是在关心她而是在找她的茬。
我:让你吃几个饺子,跟这个比,跟那个比,你什么意思?难道是给你吃毒药吗?这么不情愿?
她马上哭了,简直是个玻璃人,稍微语气重点就能让她红了眼睛。
这一次的餐桌对谈不仅有五个回合,甚至大大超越以往,进行了10多分钟。我很严肃地从历史、心理、成长、沟通等方面对她进行了说服教育。其间,她一直在默默流泪,仿佛她是全世界最命苦的女孩子,让我不得不联想到干苦力活的那个灰姑娘。可女儿哪来那么多委屈和眼泪呀?又没有凶恶的姐姐和难缠的妈。我对她的表现真是费解。唉,相安无事的对谈总是草率收场,能坐下来多说几句却因为误解和冲突,这日常的片段还真是令人颓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