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
你来自哪里?
你有什么样的期待?
今晚走时你想带走什么?”
这是我周五第一次去教练技术沙龙时被要求回答的问题。
此前,我根本搞不懂什么是教练技术?
一个朋友说今晚分享的嘉宾蒋萍刚从北京学成归来,肯定有大量干货,而我一直想认识这位老师,因为她之前分享了一个我非常感兴趣的课题——生涯规划抱憾未能参加。
我对到底什么是教练很期待,走的时候希望不再困惑。
每个人依次回答完这些问题后,老师分享了她去北京学习的几点感受:
1. 当你面对父母、子女、自己的不完美时,学会悦纳。
我在想:很久以前看到台湾圣严法师说过一句话,后来成为了我自己的处事原则,很多时候,凭着那12个字,我获得了无数多的力量和勇气,学会放下,学会“让它淡淡地来, 让它好好地去……”这句话是: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2. 日常生活中,当别人跟你说话,你关注到对方了吗?你在关注什么?
我在想: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很多的人都在扮演一个演讲者,都在试图表达自己的观点,传递信息。很多的人都在说,而谁在听呢?滔滔不绝的人很多,三缄其口的人很少。
3. 无论对方说什么,给自己6秒钟空白期。
我在想:想起了演讲中关于停顿的运用,时长超过3秒的停顿都是有力的,会让对方期待你的下一个观点。想起了6秒钟情商理论,了解情绪明确“在做什么”、选择情绪告诉“怎样做”,而超越情绪就会指出“为什么这样做”。
4. 深度觉察:说话不要绕弯子,不要使用过多的柔顺剂。
我在想:这个觉察可能要分情况,做教练的时候可以让话语简单有力,但生活中,适度的“柔顺剂”,必要的弯子却是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5.你的允许。允许自己的不完美、不如意、允许状态的发生。允许是什么?允许是比接纳更高级状态的发生。
我在想: 所谓的高级状态只是一个定义,定义再完美,其实也只需要用面对接受处理放下这8个字来诠释。
老师说:教练技术是基于成果导向的一个工具、方法、流程和状态,我认为教练是聆听者、引导者、提问者、觉察者。很多方法,与心理咨询师的技巧是共通的,比如:接纳、共情。
沙龙结束,我印象最深的还有老师提到的成果框架思考模型:
1. 你想要什么?
2. 你如何得到成果?
3. 你如何持续地承诺去做?
4. 你如何知道你得到了成果?
这个模型适用范围太广了,我想,首先可以拿来问问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其次可以用于我们与孩子的许多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