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师梁启超学习写作的规矩之05:传授写作规矩最为紧要
作文法,梁启超著
文/樊荣强
1.演讲口才培训重点是方法论
我从2008年开始从事演讲口才培训,环顾四周,我的培训特色在于方法论。
我的朋友说:樊老师讲话,开口三句话,必有干货,必有可操作性的工具。
我一直都把口才分为三个层次:敢说,会说,巧说。
敢说是心理问题,会说是技术问题,巧说是艺术问题。
所谓会说,就是要讲技术,就是要讲方法,就必须有工具。
没有敢说,尤其没有会说,而谈巧说,纯粹就是空谈。
9年前从事口才培训之初,我与卡耐基当初从事口才培训时犯了同样的错误。
我们都以为前来学习口才的人是需要巧说的艺术,但是后来发现,绝大多数人是不敢当众讲话,而不敢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说,也就是缺乏技术。
这如同一个人不会开车而让他开车,他不害怕吗?
因此,我后来努力地研究讲话技术,并把自己的口才著作命名为《樊荣强的讲话技术》。
2.写作培训依然重视方法论
2015年12月,我在简书发表《我30多年写作秘诀首次公开》一文,以纯粹的方法论传授以及绝对的干货分享而赢得读者追捧。
这激发了我在网上开设写作培训的想象力。
从2016年底开始,我开设21天呆萌网上写作训练营,教人学习非文学写作,我所重视的依然是方法。
半年时间之内,我开设的呆码网(www.219dm.com)网络写作平台,写出了《元写作:快速成为非文学写作高手》一书,核心的理念就是要把自己几十年积累与总结的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
最近以来,我一直都在做写作技术与方法的研究。
在呆萌写作训练营里,我教授的也是自己总结的“元写作”理论,并且让学生快速地突破,都称赞我所传授的写作方法“前无古人”。
我在网上卖《元写作》一书的广告语写的是“惊世巨献”,有学生说,樊老师你真的好自信!我说,没有自信,怎么混江湖?
虽然我对自己的《元写作》理论有高度的理论自信与实践自信,但是,它只是在讲方法论。
这个思路是对的吗?
梁启超
3.梁启超先生强调作文教育以规矩为主
最近专门研究了一下民国以来中国语文大师们关于写作的文章,我找到了自己的思路正确的依据。
梁启超先生曾经在东南大学有一个讲座,专门讲如何写作,后来整理成文以《作文法》为名出版。
梁启超先生特别讲到了作文教授法。他说:
文章不过是将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别人,能达便是文章。文章一部分是结构,一部分是修辞,前者名文章结构学,后者名修辞学。文章好不好,以及能否感人,在乎修辞。不过修辞是要有天才,教员只能教学生写文章,不能教学生写好文章。孟子说得好:“大匠能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世间懂得规矩而不能巧者有之,万万没有离规矩而能巧者。
梁先生还说:
所能教人的只有规矩。现在教中文的最大毛病便是不言规矩,而专言巧。从前先生改文只顾改词句不好的地方,这是去规矩而言巧。所以中国旧法教文,没有什么效果。
惊世巨献!樊荣强新书《元写作:快速成为非文学写作高手》
梁先生还说:
改文时应注意他的思想清不清,组织对不对,字句不妥当不大要紧(因为这是末节)。偶尔有一二次令学生注意修辞,未尝不可,然教人作文当以结构为主。
4.我遵循孟子的思想发明了“钻石法则”
按梁启超先生的提示,我找到了孟子的原文来学习。
其一,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羿教人射箭,总是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
其二,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告子上》)
【译文】孟子说:“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
孟子的观点,让人心里踏实了,让我觉得教人以规矩才是正道。
我目前所做的正是教人以规矩。
梁启超先生说:我愿意将来用一两个月的功夫,做一部新文章规范,或可更有所发明(无论何人,只要肯研究,必能发明原则)。
这话给予我巨大的鼓舞!
这些年来,我也就是发明了一个原则——钻石法则。
钻石法则对于写作而言,又称为“元写作”,我认为所有的文章,都不过是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元问题”罢了。
梁启超说:善于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的方法,或者他所得的能和你一样多,或可看出你的错处。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到结果的方法教人。对学生不注重逐字逐句之了解,要懂得它的组织。
这一切,正是我所要教给学生的!
樊荣强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