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老师讲得很好,觉得他说的都听得懂,自己清楚明白,但老师一提问题才发现,怎么回答不上来呢?这是我们常遇到的学习困境。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对学习的认识有偏误,就是把听得懂认为是学到了。其实听得懂离学到了有很长一段距离,如果没经历这段重要历程,你的学习就是半途而废。
首先我们得正确认识学习是艰苦的事儿,凡是认为通过听课就可以习得一门新知识的思想就是学习的惰性思维,好的老师,好的课程设计也许会让你得到一块敲门砖,但也顶多就让你入门,而真正学习之路才起步,显然你不会认为站在门口就能取到房间内的东西吧!
入门之后才是习得,习得过程的不二法门就是实践,就是把入门理解的东西操作一遍,这样能发现之前接受的东西有很多是不清晰的,而现在你能清晰理解它们了,而在此前你连哪些概念观点是模糊的都认识不到。当然实践也有两种形式,对应两类知识,技能类的如编程、英语、写作等实践方法就是一遍遍实际操作;知识类的如历史、文学等实践方法就是复述,学到了的标准就是能讲出来、讲明白。
习得之后就是提升,学习的提升过程其实就像运动员在标准动作后还有自选动作,是自己的看家本领。这是在充分习得一门学问后,自身的拓展,很多人的学习在习得过程后就止步了,但真正的高手是把前人的精华作为自己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能力。提升的方法核心还是实践,但是这里的实践是刻意提升难度的实践,如学习英语基础语法后,要提升就得培养语感,就得刻意提高阅读材料的深度和速度。
学习的目的是致用,因此学习是漫长的路程,听懂了不等于学到了,学到了不代表就能随心所欲的用了,在“觉得懂”到“真正用”之间的路还考艰苦的实践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