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雅

琪雅

发表于 2017-02-20 16:47:28
1618 字 · 2126 阅 · 10 评 · 3 赞

她是一位妈妈,一位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妈妈,一个过往像老虎一样凶狠的问题妈妈,一位十多年来努力改变和成长的“哈佛妈妈”。

曾经,她有着想当作家的梦想,因为要去完成母亲的心愿而放弃了从文,从此与文学之梦擦肩而过。

曾经,她是一位军人,长期的军旅生涯养成了她“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行为方式,她将这套“光荣传统”不折不扣地运用到与孩子、家人的互动中,成为一位强势的、操控的、追求完美的霸道母亲,于是在严厉的苛刻中养育了一个胆怯的、却又用特有的方式进行反抗的“问题孩子”。

曾经,这个“问题孩子”在小学期间不断的惹是生非,制造麻烦,批评指责成了他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几次被老师在课堂上连人带书包“请”出教室,勒令“打道回府”,老师头痛的要求父母办理转学手续,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教育好你的孩子”。

这个过往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问题孩子”,在历经多年的成长之后锐变成一位被哈佛、斯坦佛、杜克等多所美国名校竞相青睐的优秀青年,最终成为一名哈佛学子。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革新洗面”,“重新做人”,焕发出他原本的清新和朝气?

这个曾经如老虎一样“凶猛”的“虎妈”,又走过了怎样的曲折历程,完成了从“问题妈妈”到“哈佛妈妈”的成长和蜕变?


学习和成长,不断地了解自己,修正自己,实现和孩子的共同成长!这是她这些年来的心得体会。

那是孩子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被老师和父母批评贯了的孩子问题越来越顽固。老师说:你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吧,看他是否有多动症。

她心中难过,分析孩子可能是记忆力出了问题,记不住大人的教导,于是花钱送孩子去上记忆力训练课。三天课程结束,带训老师说:你的孩子不是记忆力的问题,而是心理发育出了问题,他已经变得非常胆怯,连话都不敢说。一个男孩如此下去,将来怎样在社会立足?怎样融入群体?你还是学点心理学知识去校正孩子吧。

老师的话像晴天霹雳,刺痛着她的心。那是她平生第一次听说心理学,更不知道心理学讲的是什么。但她知道她必须去学,她不能让唯一的孩子成为社会的”废品”。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全心全意的爱着孩子。


于是,她向老师借来了教育心理学,开始如饥似渴地学起来。她目的很明确,就是想从书中学到改变孩子的方法。让孩子改掉坏毛病,避免将来被千军万马所淘汰。2004年,她偶然抓住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的首度考试机会,顺利获得职业证书,从此走上了深度学习心理学之路。

在学习过程中,她了解了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症状在孩子,病根却在父母;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独立的过程,如何理解孩子,满足孩子成长的愿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而要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就要系统了解孩子发育成长的自然规律;就要想办法增强自己的理解能力,消除自身的焦虑情绪,收回控制,还孩子自然成长的空间和自由。于是她把成长的目光转向自身。开始了长途拔涉的成长征程。

这些年来,她从未间断带着问题学习成长,不断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完善自身的成长缺陷,修正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并带着不断改变的自我去陪伴孩子成长,从而帮助孩子一起成长。在自己回归自我的同时,也让孩子回归到他成长的自然轨道,实现了他的求学梦想,成为了他这个人生阶段中最好的自己。


回首十多年的成长之路,她深刻认识到: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得教育好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要去改变孩子,而是要帮助孩子回归自我;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批评出来的,而是鼓励出来的。

她感叹:要实现与孩子的共同成长,理解是走进孩子内心深处的桥梁,尊重是孩子产生自信的源泉,自信是孩子主动成长的动力。


如今的她,依然在不知疲倦的继续前行。在她看来,让孩子成为拥有独立能力的人只是她走完了人生第一步,而第二步就是要实现她自己的梦想,那个始终未能如愿、却一直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写作愿望。她成为了樊荣强老师的学生,正在跟随樊老师展开她新的人生之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会如愿以尝,用《爱的成长》来与人们分享她与孩子爱的故事。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