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青年

弹性青年

发表于 2017-07-27 17:47:44
1635 字 · 1287 阅 · 1 评 · 0 赞

Day04自我探索——我的故事

在你自己过去的人生历程中,找一个转折点(比如升学、入职、升职、转岗、跳槽、结婚、生子……),讲述过去的故事。提出如下问题:

记者:什么时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我:其实很多人应该感受得到:人们的记忆中往往是悲伤的事比快乐的事记得更长久更清晰,我这么说完全是从脑科学的角度去描述的。所以说,回忆我到现在为止经历过的一些重要的转折点,也多为不太好的事。这件事要细说起来,可能能写本书,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和凸显了我性格中的一些特质。这事是在我初中二年级末的时候,那时候自己学习很好,也很爱学习,但问题出在上课环境特别乱,然后老师上课也很受影响,经常带着情绪讲课,你知道愤怒和消极的情绪是非常容易传染的,我痛恨那些上课捣乱的学生,这怨恨在每天积累,当一个人怨恨装满内心时阳光和快乐就进不来了。于是在一次家长会上,我写了一篇文章,痛斥那些捣乱课堂纪律的学生,并点出了他们的名字。

记者: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事情发生?

我:我的这篇文章应该说写得很受班主任赏识,因为她也非常厌恶那些学生,但是又没有办法,她应该是想借我之口,给那些捣乱学生的家长一点颜色。我当时根本没有什么情商,也就不会顾及到那些家长的面子。所以我历数那些捣乱孩子的种种不是

记者:你是愿意、主动,还是不愿、被动的?

我:应该说我是主动的,我内心憋着的愤恨已经太多了,但凡有一个可以释放的机会和窗口我都难以克制,不假思索倾泻这种情绪

记者:这件事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是一个非常不理性的行为,就像你把一群人当做自己的敌人,并当众把他们都激怒,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根本不考虑双方之间的实力。还好,那时候我们都是孩子,其实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很危险的,过后没有报复我实在是万幸。

记者:有什么挑战与压力?为什么是挑战与压力?

我:这种压力真的太大了,念完那篇檄文,就感觉到了:我那么直白的表示恨那群人,难道他们不会报复我。要知道以牙还牙也是人的原始本性,尤其是在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群体中。

记者:你做出了怎样的应对?

我:过后,我的母亲指出了我这么做的问题,我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我决定找了个机会去表达一下对这些同学的歉意,因为我很慌,估计他们也看出来了,我怯怯地对几个我点了名的同学说,“我不应该点你名,希望你们不要恨我”。

记者:你寻求过什么样的帮助?

我:我接受了我母亲的帮助,虽然她只是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以后不要这样做。

记者:过程如何?结果如何?

我:我并没有受到什么报复,事后情况好了几天就又回到了原来的嘈乱的状态

记者: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与改变?

我:其实我做出这种事完全是由内在的一种心性,或者说从生理学角度是人的基因决定的。当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后,这种性情的负面效应便可以得到一定克制。最近我研读了许多脑科学的书籍,更深刻了解到了大脑的运行机理。前几年,人们总是一味的去强调克制情绪,用理性去代替感性,莫要感情用事。而事实上这么说并不科学,现在人类已知,人的大脑可以分为三层,从内到外第一层称为“鳄鱼大脑”,控制的是应激反应,它不带有情绪,更不需要思考,第二层是“猴子大脑”,触发情绪和感情,说一个人打了鸡血,说一个人状态好状态差、兴趣高涨,萎糜不振等等,人们往往骂一个人:是冷血动物,没人情味儿。所以感情和情绪这东西必须利用好,既不能失去,也不能任由情绪去控制自己。第三层就是人类独一无二的前脑额叶,它体现了人的理智,元认知的能力是反映这部分的发达程度。

记者:留下了什么遗憾?

我:算是一个教训吧,但要说遗憾,其实发挥我的理性认知,我是可以控制“遗憾”这种情感的产生的,俗话说,不经一堑,不长一智。不必一味的为自己曾经的鲁莽和愚蠢悔恨。

记者:如果倒回到那时,你可以怎么做得更好?

我:谁都不是完人,这种事是不可避免的,即使不在那件事上发生,也会在后来的某些事上发生。关注自己情绪的爆发点,那是认识自己的绝佳契机,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的做出改变。不要希望什么错误都不犯,犯错要趁早,危害就越小,人就能越快成长,越早成熟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 樊荣强

    樊荣强 2017-07-27 22:00:00

    分析的很透彻,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答案,不一样的文章。干的漂亮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