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书,有位老师谈写作时写到:“为什么对题材的感知度不同,写出来的作文就不一样呢?说得通俗一点,有了感受的东西,说明它已深深地打动了你,已经触及你的灵魂深处……相比之下,感觉到的东西,还是初始的、掠影的,心灵对它不具备很深的记忆……作文取材,一定要挑选自己记忆深刻的内容写。选材时要由心灵感受做评判……。”
对这段话还是蛮有感触。在教授学生作文时,总是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自己搜索到的题材大多非常乏味,他们关于写作对象通常只能说出转瞬即逝的某种感觉,三言两语,难以据此衍生出有长度有深度的文章。其实,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日常生活通常都停留在感觉层面。让他们寻找到属于“感受“层面的素材,还真是挺难的。
可这也不能怪孩子。我倒觉得这就是生活的常态,生活本就是这样片段的更迭,它们如同浮云飘来散去,转瞬即逝,并不会给人留下过深的印象,我们的心中自然难以存有什么,也自然难以回忆或是再现什么。
但孩子的作文是不是就只能停留在这样的层面呢?我倒觉得,我们完全可以从感觉入手,试着帮学生拓展得更深。
我们对生活的感觉是建立在情绪框架之下的,我们是靠情绪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虽然情绪是即刻的,短暂的,但就是在这转瞬即逝之间,有了一系列的运作。
首先,是意识。情绪产生之前,你已经意识到有一个诱发情绪的对象存在。
接着,身体产生变化。对象诱发情绪,情绪引起身体变化,你或许心跳加速,或许汗毛竖立,或许手心出汗,或许全身酥软,总之,情绪一定会引起身体的一些反应。
然后是你的头脑参与进来,进行解释,解释你的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于背叛?由于危险?由于被排斥?或是由于意外?
最后是行动。在你对情绪的起因做了解释的同时,你便有了一个决定。你是该逃跑?还是该举起拳头?是该微笑?还是该吐口唾沫?你的身体会执行这个决定。
这些对写作有什么用呢?
当我们能够帮学生意识到某种情绪产生时的这一系列内在序列,无形中也增加了他感受的深度和层次,对于瞬间事物的剖析和延展,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某个关于情绪的形容词之上,他势必说得更多,写得更多。当这种分析与回顾成为习惯,相信,即便只是书写感觉,他也能写得更有自己的味道。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也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