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羊

七羊

发表于 2017-06-19 05:12:36
1090 字 · 1636 阅 · 0 评 · 0 赞

曾巩,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北宋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他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遵从儒学,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但比韩愈、欧阳修更着重于道。

苏辙用“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来概括曾巩的学术成就。朱熹也推崇他“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他的文章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两代著名作家都将其作品奉为典范。

现以后人非常熟悉的《墨池记》为例简析。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文章很短,说在江西临川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池子叫墨池,相传是王羲之当年在这洗笔的地方,接着提出问题:当初王羲之跟张芝学书法,据说在这池子里头洗笔把池水都洗黑了,这是真的吗?想当年王羲之在山水之间徜徉游览,曾经来到这儿休息过吗?“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由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日臻完善,推理出他的书法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经过刻苦的练习才达到这个水准的,再联想到,后世有那么多写书法不及他的人,是为什么呀?那是因为没有他功夫下得深。

由此,再引申出文章的主旨——进修你的思想道德也得用功。他说,这墨池边上建了一所学校,这学校的领导想要勉励学生好好学习,就在上边题了很大的字,叫“晋王右军墨池”,然后跟作者说您来写一篇记。

本来是写墨池的,但曾巩没有就墨池局限于写墨池,而是由墨池引申到说王羲之的书法不是天生的,是苦练的,由苦练又过渡到苦练道德,由苦练道德又过渡到以往的仁人志士的思想也应该像王羲之的书法一样源远流长。

由此,文章虽然看似短小,没有什么大开大阖的波澜,但于雅致、平实、自然中,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体,透过表面的物质现象,联想、引申出了为人应苦练道德的思想,提升的文章的思想高度,给了读者文章之外的启发意义。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