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小区门口的小平房里,经常传来大爷大妈们嘹亮的歌声,“日出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
小区又成立了老年合唱队?后来才知道,这里新开了一家“健康生活馆”,每天有几十个老人来到这里,有几个年轻人组织老人们唱歌,健康讲座,一声声“叔叔阿姨”的叫着。门口一张“xxx负离子水疗仪”的广告格外显眼。
我很是疑惑,老人们为什么如此听信于这些年轻人,他们洗脑功夫真是强大!
我的同学,老妈每天都要去一个保健门店做理疗,说是免费的,过了一段时间,硬是让儿子给买下了那里推销的1万多块钱的理疗床。
同学很无奈:其实,明知道是骗人的,但是没办法,只当是花1万多块钱买个心里安慰,让她高兴吧。
老人热衷于保健品,不管是不是忽悠,也算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们理解了,但也有的老人,做事之古怪,就有些难以理喻了。
同事的婆婆,老伴去世,儿女怕她寂寞,雇了保姆照顾。老太太生活能自理,总觉得花这么多钱太便宜保姆了,儿女拿来的水果营养品,宁可坏了扔掉,也不准保姆吃。
因为有高血压,医生说要少活动,就动不动要在床上大小便,让保姆来接,儿女们说了几句,老太太就说:我花着钱呢,她就得伺候我。
朋友的父亲,中风偏瘫,儿女雇家里的老叔照顾。老爷子爱财如命,存折身份证随身装着,对弟弟和儿女是各种的挑剔,嚷嚷着要用自己的钱和房子找个女人侍候。
朋友这个气啊:“真有哪个女人愿意跟您,那也是骗您钱的。”老爷子不听:人家杨振宁82了还找28的呢,我怎么就不能找个中年妇女。朋友说:这世界太疯狂,连我爸这样没钱没权的瘫老头,都敢和杨振宁攀比。
还有,有的老人年轻时还好,怎么到老了变得自私了呢?
儿女下夜班了,好容易能睡个觉,老人会把电视开得山响;有的老人,自己儿女都六七十岁了,有病住院还必须要儿女亲自陪床;儿女回来了,动不动就要发脾气,甩脸色......
人到中年,我也在也经历着面对耄耋之年的老人,自私、孤僻,甚至不能理喻,而且还没有任何办法改变。
我一度为此深深痛苦。我一直不明白,到了这个年纪,老人为什么会这样?
“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网络上出现了这样的言论。在我的心里,尊老孝老的传统,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被撼动的,老人变坏了,一定有原因在里面。
偶然间,读到了一篇论文:《简析病人的的存在性孤独》,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作者从生存哲学的角度,对老人精神心理层面做了深刻剖析。
文中提到了一个名词:存在性孤独。说起来有些沉重,那是一种直指死亡的孤独。尤其对久病缠身、失去伴侣,已达迟暮之年的老人,这种存在性孤独就更加明显。
因为这种孤独的根源在于:人的“共生”和“终有一死”。
共生:人的一切生活、操劳、学习,一切感受、情绪、成就感的获得都直接或间接地关涉到他人,人和他人共有一个世界,与他人的共在,才是人活着的意义。
当一个人即将走到人生终点,社会、他人、儿女,以致任何人都不再需要自己时,人便慢慢地从共生的圈子,退回到自身,自我成为关注的中心。
因为没有人能和自己进行积极的、正向的情感交流,这种自我关注便会逐渐加深,再加上疾病缠身,老人会沉湎于自怜,开始变得冷漠、自私、孤僻。
起初,这种冷漠还表现在外人身上,慢慢地就会扩展到家庭成员、儿女,最终使几乎一切与他人共生的人际关系中断,或者只维持一种表面形式。
在老人相对年轻时,还可以遛弯、聊天、做些家务等活动,当再也走不了,做不动的时候,那种虚弱和精神上的无助,让老人自然而然地滋生出对他最应该照顾的人的愤怒和怨恨。
死亡的临近让老人的无助和脆弱感被加强,他时常感到恐惧,在忍受疾病痛苦的同时,没有生的努力和希望。
老人们认为,这些痛苦只有自己一人承受,自己是最需要关怀的,那些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上的关怀,儿女的探望,对他毫无意义,也就不会像以前那样,为儿女的孝顺高兴和自豪。
“在死亡氛围的笼罩下,这些情感构成一种坚固的,通过一般社会-心理手段难以动摇的精神壁垒。”
这种存在性孤独,一般的心理干预难以奏效。
对于我们不曾有这种体验的年轻人来说,死亡只是抽象的概念,是他人而非自己的死亡。这种孤独是不存在或难以理解的。
懂得了这些,我心释然。
于老人而言,消除这种孤独,要有面对死亡近乎宗教般的信仰,或者有着向死而生的信念和勇气,这样的信仰和勇气如果在早年没有形成,到老了也很难豁然开朗。
作为儿女,我们应该做的,也只是尽己所为,为老人提供尽可能多的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读懂他们,理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