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
英国哲学家洛克写过一本著作《人类理解论》。这个书名儿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人的思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它究竟是在如何运作的,从古至今都有思想家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洛克也是其中之一,并对今天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个人主义的反抗
中世纪末期,随着科学上的进步,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领域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科学结论对基督教神学带来了挑战,逐步拉开了启蒙运动的幕布。而启蒙运动则开启了西方文明新的黎明。
启蒙运动成就了西方哲学史上最丰厚的时代,从笛卡尔到康德,这一时代见证了实证哲学研究的大踏步前进。
以实证哲学为基石的启蒙运动代表着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数百年来,欧洲文化被神学论断所统治,人类的命运被牢牢地掌握在上帝手中。17世纪和18世纪的科学发现,通过建立并非来源于神创论的自然法则,由哲学家与科学家一起,将人的命运从上帝手中夺回,放置在人的自由意志之中。
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以彻底的怀疑主义,摧毁了经院哲学的神殿,导致了两大新的哲学主注的产生:一是复苏的理性主义传统,主要传播者是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二是不列颠的经验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洛克、贝克莱和休谟。
表面上看,这两个哲学阵营各自坚持着不同的观点,但是他们在根本上却是一致的,即他们都在努力地让每个人都把个人的存在当做知识的基础,并把社会思想引向了个人主义的方向。
心灵白板说
洛克的认识论首先要说明的是知识的起源问题,也就是要说明人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如何出现在人们的心中的。他对当时流行的天赋观念论展开了系统的批判。
天赋观念论的观点是,在人们心中有一些与生俱来的观念或原则,它们不依赖于任何后天的经验,这些先天就有的观念是一切知识的来源、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宗教信仰的根源。
洛克认为,天赋观念论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危害的,因为它使人们解除思想能力,放弃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堵塞认识真理的道路,盲目地信仰和追随错误的学说和宗教迷信。
既然人的知识并非源于天赋观念,那么究竟从何处来的呢?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明确指出,“是从经验得来:我们的全部知识建立在经验之上;知识归根到底都源于经验。”他认为人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一样,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通过经验印在上面的痕迹和记号,便形成了后天的知识和观念。
知识分为三个等级
在“白板说”的基础上,洛克进一步指出人们获得经验的途径有两条,即感觉和反省。感觉获得的是外部经验,而反省获得的是内部经验。他比喻说,人的理智是一间黑屋,感觉与反省是两扇窗户,知识之光只有通过这两扇窗户,才能照射到理智中来。
更进一步,洛克又将人的观念分为两在类: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简单观念是不可再分的、构成知识的基本要素,而复杂观念是由几个简单观念组合而成的观念。心灵接受简单观念时是被动的,但它在造成复杂观念时却是主动的。心灵的主动能力则包括三种:组合能力、比较能力和抽象能力。
从知识的结果来看,由于心灵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认识观念之间的关系,因而所获得的知识在明白程度和清晰程度上也不相同。因此,洛克将知识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直觉的知识。如“白不是黑”,“圆形不是三角形”等,这就是直觉的知识。人的心灵不需要任何别的观念为媒介,就可以直接判断两个观念符合或不符合。直觉的知识是最清楚、最可靠的知识,离开它,一切的知识或靠性则无从保障。
第二等级是证明的知识。人的心灵无法直接认知两个观念之间的关系,而必须借助别的观念,即通过推理来获得证明。如“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是否等于两个直角”,就无法通过直觉来判断,而必须通过推理来验证。证明的知识虽然也是可靠的,但是由于它通过了中间环节来证明,其可靠性与清晰度会低一些。
第三等级是感觉的知识。这是关于特殊事物的知识,通过人的感观直接感觉而获得。它们的可靠性是最低的。但是也超出了单纯的、或然性的范围,因此可以作为人类生活可靠的指导。
虽然洛克的观点被人批评经常前后矛盾、缺乏逻辑,生生地推出一些怪观点,但是,他关于知识的三个等级的划分,还是能够警示我们,对自己大脑中的知识与观念的可靠性保持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