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恰恰天蓝
端午节期间回了趟老家,和老妈一起去看望外婆,闲谈间,从五姨那听到一个有关父亲重男亲女的秘闻逸事,我颇为惊讶,似乎要颠覆我对过往已故父亲的伟岸形象。
心想,这地主老儿本来还取不到亲,现在有个姑娘家家的愿跟你还真是挑三捡四的。
母亲当初嫁给父亲,两年了,没怀上,父亲想退亲,据说母亲为此还多方询医问药,后来终于生下我,父亲乐坏了。姨说了个细节,父亲抱着我打牌,我在他怀里睡着了,母亲来抱我要放床上,父亲却抱着不肯松手,非要抱着让我在他怀里睡。接着母亲像特别争气一样,一年半一个,为这个家又带来两个男孩,我的两个弟弟。
母亲在家的地位,陡然提高。除所有重活父亲全部包揽外,连许多细碎的小活也主动承担,希望自己多做一点。好吃的东西,总不忘给母亲先留着,先尝。衣服也是扯布料先紧母亲做。父亲很关心和疼爱母亲,这是我记忆中经历的生活,我对父亲有良好的印象。
父亲爱男孩不是农村的个案,堂大嫂就说大爷大娘瞧不起她,偏心,因为她生下的头胎时是女儿,而此同时,堂二嫂头胎生的是儿子,女儿儿子都差不多大,一对比就存在差别。那时计划生育抓得紧,生二胎是要罚款的。直到堂大嫂二胎生下儿子,堂二嫂二胎生下女儿,这事才算扯平。不过事后还被时不时拿出来扯谈了一下。
小姨为生儿子,超生个女儿;同村有一家为生儿子,超生了两个女儿;这是如愿最后生到儿子的。不幸的是,同村的另一家生了五个女儿没有生到一个儿子,悻悻然只好作罢,因为女人身体受不了了。
为什么农村人这么在乎男孩呢?
一是需要男儿传宗接代。这种思想由来已久,也在农村根深蒂固。男孩从一生下那天起,无形中就要承担家族的持续繁衍生息的伟大责任。为什么女儿不能,一方面是因为女儿通常是外嫁的,将来生的小孩都是跟嫁的那个男人姓的,而这个姓就是传宗接代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另一方面是因为生儿生女主要是由于男人有X和Y两种染色体来决定,XY男孩,YY是女孩,这科学有时候也不办好事,这不是证明似乎男人更为主要吗?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的农村,女人还是会成为不能生男孩的替罪羊人,男人不管科学这一套。再就是,现在全国大范围的宗族修谱行为更加强化了世人这种认识,女人不入谱。
二是养儿防老作祟。农村没有养老院,自古以来,都是各家老人各家养,就是现在农村也基本是儿子承担家里老人的赡养,基本上和女儿无关。在农村,外嫁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进了别家的门就是别人家的人,她要跟她的丈夫服侍和赡养,丈夫家族的老人,这样自自而然就开成了划分。女儿顶多也就是逢年过节,大病小灾的过来看望和探视一些娘家人,平时与娘家人是不搭旮的。女儿要是有出息,就算她要接父母过去,有些儿子还不得肯,儿子会被大家看轻。
三是武力致胜,不受欺负。虽然我们现在是法制社会,但在农村在有些法律法规不见得能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有时候拳头用起来更实在。在一些例如争屋沿线、占田土界的打斗中,只是家族兄弟多的一方占上风。有时候,并不是要真动手,但一家人男丁一多,说话自然就硬气,明摆着是欺欠人的。为此,很多女儿就嫁本村,已强化这种力量,因为有女婿也是半个儿之说。当然,这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但不能忽略它的市场。
四是劳力致胜,人多力量大。最初的提法来自于毛主席倡导的人多力量大的记工分时代,在那个时代,虽然已经是倡导男女平等,女人也顶半边天,但实际记工分时,就会是男多女少。那个时代也有许多杰出女性、技术女强人,能开拖拉机、能犁田耙田,但毕竟是少数,不是大流。延续下来,在那个不怎么读书的年代,多一个男孩就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挣钱的希望。
五是需要男儿来继承财产和传承家族文化。父辈艰苦奋斗挣下的家业,需要有人来继承,特别是那些以家族姓氏命名的独门绝技,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之说。没有儿子的,招来上门女婿,男方也不得不改跟女方姓。
六是迷信和面子的催化作用。相较于城市,农村是远没开化的南蛮之地,迷信的氛围胜过科学的普及,如果一家人连生女儿生不出儿子,就会被背后说道生不出男孩上辈子做了什么坏事,这是老天在惩罚这家人。还有就是农村与生俱来的攀比、显摆的面子问题一直主导着农村风俗的走向,生不出男孩,男人会没面子,说明男人不雄,女人抬不起来,在家族没地位。
农村人纠结于生男孩有以上六种表现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现在的人类社会的主流是父系社会的运作体系。男孩在父系社会受到如此重视,有生命传承的科学根源,有经济利益的考量,另外,还有情感、面子的关系,在这个父系社会,男人主宰着这个世界不会变。
所以,无后为大,农村人更愿意理解为没有生下男孩。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观念也有所松动,大城市里男女真正平等的做法开始漫延开来,这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