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的肖像印在荷兰盾上面
哲学经常被人视为无用的学问,与此同此,哲学家也被视为一种奇怪的人。虽然我们读过不少哲学著作,知道某些哲学家的生平事迹,但是,哲学家靠什么为生这个问题,确实有些令人迷惑。
以前读西方哲学史,对17世纪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曾经靠磨制光学镜片为生,感到很特别而印象深刻。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好玩,而是他24岁时被驱逐出境,因为生活困难,不得已而为之。不幸的是,磨镜片这项工作伤害了斯宾诺莎的健康,工作时吸入了大量的硒尘,导致他于45岁便死于肺痨。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
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所有刚刚走出中世纪的哲学家们,都对中世纪的神学不满,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而建立新的世界观。斯宾诺莎也不例外。
斯宾诺莎最主要的哲学著作是《伦理学》,他非常重视伦理学的问题研究,认为哲学研究的目的是使人通过对必然性的把握,从而达到道德上人生的圆满境界。因此,他的伦理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实体学说这个哲学基础之上的。
他认为人类所身处的世界包括三个方面,即实体、属性和样式。
实体究竟是什么呢?他说:“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符合这一定义的,只有统一的自然,即客观世界。它有三个特点:一是“自因”的。即一个实体不能是另一个实体的原因,或者一个实体不能为另一个实体所产生。二是无限的。假如实体是有限的,那就要依赖于别的事物,受其他事物的限制,并通过其他事物而被认识,那就不是“自因”的了。三是唯一的。如果存在着多个实体,它们之间就会互相限制、互相决定,那就成了有限的事物,那就与实体是自因与无限的规定性相矛盾。
斯宾诺莎经常用“神”来表示实体,这与康德的“物自体”、佛教中的“自性”和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抽象的“天地”这些概念,都有相似之处。
属性又是什么呢?斯宾诺莎说,就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实体是唯一的,属性却具有无限多样性。但是,有两种属性是最根本的,即思维与广延。思维与广延这两种属性既相互同一而又相互区别。同一是因为它们是同一实体的不同属性,区别是因为它们互不影响、互不依赖、互不从属。
样式是什么呢?斯宾诺莎说:“样式,我理解为实体的分殊,亦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也就是说,样式是世界上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它们是由实体派生的,是实体“变形”或具体表现。样式是感性的对象,实体是理智的对象;样式是有限的、可分的、不断生灭变化的,而实体是无限的、不可分的、永恒不变的。这个说法与佛有万千化身的说法类似。
四种知识的来源
斯宾诺莎把世界分为实体、属性与样式三个方面,虽然我们看上去很抽象,但他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世人,要认识实体(即自然),获得正确的知识,就必须改进我们的知性,确立正确的认识自然的方法和途径。他把人的认识方式或知识分为四种:
由传闻或者任意提出的名称或符号得来的知识。它们都是由间接经验得来的感性知识,比如我们生日、我的家世等,它们既不能认识一个事物的本质,也不能认识该事物的个别存在,因而没有确实性,必须排除出科学的领域。
由泛泛的经验得来的知识。它们是由直接经验得到的感性知识,但是未经过理性的验证。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知识都属于此类,比如油可以助火燃烧、水可以灭火等。然而,这类知识只能发现一些偶然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应该排除在科学之外。
由推论或论证而获得知识。即从一个事件推论出另一个事件的本质。这类知识是以事物共同概念和正确观念为依据进行推论而获得的知识。比如,我们知道透视的原理,就能够推论出太阳实际要比我们眼睛看到的大得多。这类知识比前两类的可靠度要高,但还不是完善的,因为它不能说明事物究竟为什么是这样。
由直观得来的知识。即从纯粹一件事物的本质,或纯属从认识到它的“最近因”而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直接从实体的本质观念出发,进而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这种知识能给我们最清晰的观念,可以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还可以通过它来获得未知的知识,因而它是最高级、最完善的知识。
在分析四种知识来源的基础上,斯宾诺莎提出“真观念”的概念。他主张通过理性直观获得真观念,然后再以真观念推出其他知识来。一种好的认识方法,就在于指导心灵依照真观念的规范进行认识。
所谓真观念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是简单明白的观念,要么本身就是简单观念,要么就是由简单观念构成的;第二,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必然性,表示一事物怎样和为什么存在或产生;第三,是与其对象相符、主客观统一的观念。
三种基本情感
斯宾诺莎的主要学说是伦理学。伦理学必然涉及到对人性的认识与假设。
斯宾诺莎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的本性与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必然是自保的。也就是说,斯宾诺莎认为人性是利己的和自私的。
从人性怎么论出发,斯宾诺莎认为,人的意志、情感和理性都是保存自我努力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形式。当这种努力单独与其心灵相关联时,便称为意志;当其心灵及身体同时相关联时,便称为冲动;情感是由外物与身体相接触而引起的,根据外物能否增进身体活动的力量,即是否有利于保护自己,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
快乐、痛苦和欲望是人生的三种基本情感,其他一切情感都是它们的组合和由它们派生出来的。如果外物使身体活动力量增进,就会产生快乐;如果外物使身体活动的力量减退,就会产生不快或痛苦;如果外物使身体活动力量不变,就会产生欲望。
斯宾诺莎认为,既然自我保存是人的本性,那么它就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判断善恶问题的唯一标准。
当然,作为一个功利主义者,他的观点与先秦时韩非子的观点、近代英国亚当·斯密的观点都极其相似。他既反对禁欲主义,维护欲望满足和获得快乐的合理性,也反对纵欲主义和个人利己主义。他的主张是合理利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