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

子非鱼

发表于 2017-05-28 23:55:41
1086 字 · 1142 阅 · 0 评 · 0 赞

有人说,看一座城市的历史就去它的博物馆,看一座城市的文化就去它的书店。 ­

一家好的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 ­

婆婆前几日去台湾旅行,临行前问我们要什么礼物。 ­

我说反正别买吃的,要是时间允许就去诚品书店给我买一本书回来。 ­

我还叮嘱她一定要盖书店的印章。 ­

未曾去过的台湾,最令我神往的不是它迷人的风景,而是诚品书店。 ­

神往缘于李欣频,缘于她为诚品书店写下的无数教科书级的广告文案,少有人能够抗拒那样的文字。 ­

 

知道精典书店应是20年前,彼时我初识我先生。 先生的一个叔叔彼时是报业集团一副总编,超爱书之人,是精典的忠实粉丝。得知我爱看书,爱买书,便把精典书店隆重地推荐了给我。 ­在精典,我买的第一本书是陈从周的《园韵》。 ­我喜欢精典书店,我喜欢它散乱的陈列方式,喜欢它选书的视角。 ­喜欢进门前黑漆大木门上面书写的“回到书房,回到心灵的故乡”。 ­此处安心是吾乡。 ­

心情好的时候,我去精典,选几本喜欢看的书把它买回家。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也去精典,要一杯咖啡,抱一堆书就在那儿消磨整个下午时光。 ­以前年轻气盛,和某人为了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扭头走人,每每这个时候,他总能在精典书店找到我。不一定要说话,在我选好书之后殷勤有余地抱着书去帮我付了书款就算和解了吧。 ­

这些年,我在精典买回了好多书。 ­我固执地认为,在精典买书不能算作淘,因为随手一册都是经典。那些雅致和颇有品位的书浸透着选书人的心血。 ­

以前看到过一个句子,大意是有一种书店像乡愁一样的站在街角,见证着我们为书而生,被书所伤的青春、中年和向晚。 ­

记不得是谁写的。 ­

是在若干年以后,我读一则旧闻《精典书店迁址,读者帮忙搬书》。

记者采访了一个老读者,他这样评说精典书店:“虽然它变得更好,但我还是很舍不得。精典书店,在我爱人去世的这几个年头里,业余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

这个老读者便是叔叔。 ­小姨走后的这几年,好几次我们很长时间没见面,却总在精典碰到他,他看书依然那么专注,依然一买一大摞,只是身后没有了小姨的陪伴,总觉得他是那么落寞,身影是那么孤单。 ­只能庆幸,还好我们有书的慰藉,还好我们有精典书店,还好我们能相遇在这里。 ­

 

前两天,和灰太狼忙里偷闲去北城天街UME看了场电影,散场后在北城天街看到西西弗书店在那儿搞了个小展场,好多读者捧一本书坐在长椅上静静地看,阳光暖暖地照着,偌大的一个步行街里,只感觉到宁静和温润。­


西西弗书店之于贵州,就是精典书店之于重庆,诚品书店之于台湾。 ­我在西西弗书店展架侧面上看到一行大字:西西弗书店参与构筑本地生活。 ­


很高兴,那个让我感到宁静和温润的时刻,我在那里。 ­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