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那么,幼时的苏轼兄弟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他们那些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
苏轼六十多岁的时被贬到海南岛,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又变成小孩了,父亲在监督自己读书,醒来之后写了一首记录这个梦的诗: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 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诗的意思是说,小时候贪玩儿,老爸监督着读书。一天,父亲要出去办事,给他布置了一作业,把《春秋》读完了。父亲快回来时,《春秋》读了还不到三分之一,心里非常忐忑,胸口里头好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嘴上就好像那鱼咬了钩一样难受。由此可以想像,六十岁的苏轼晚上还做梦还梦见小时候被父亲严厉监督读书的情景,说明苏洵对两个儿子的学习要求的严格程度。
1、名字中寓含的良苦用心,告诉儿子如何做人。
父亲苏洵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轼”,一个叫“辙”,他在《名二子说》中解释了这两个名字的意思。
“轼”指是古时候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车上面的车盖、车轴、车轮子都有具体的用处,而这“轼”,冲在最前面的,看着可有可无,但你若去掉了,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车了。他告诉有才华的苏轼:做人要像“轼”一样,虽然首当其冲,但要让人看着好像没有用,做人一定要低调,要收敛,要把那种抱负和才华内敛胸中,徐徐放出。
至于弟弟苏辙的名字,“辙”,车轮子印,就是在一条道路,车翻了没你的责任,车跑得快了,也没你的功劳。他希望性格沉稳的弟弟将来的命运就跟这“辙”一样,能避祸,也能够让功。
苏洵深知生存的风险,希望两个儿子能懂生存之道,他把对儿子秉性的了解,及对于未来的期待,都凝聚在这个名字上。
2、完善人格,让孩子明白读书的意义。
“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着之翰墨,使人有闻焉。”苏洵在《名二子说》中对两个儿子循循善诱,告诉他们读书的目的及对人生的意义。
他说,读书人读了书,是为了把所学的道理用来做官,治国安民。但如果有一天,人家不用你了,你退而修书,你写东西,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让后人知道。这就是儒家的传统思想 ,“进而可立功,退而可立言”。
3、知行合一,亦父亦师。
苏洵对儿子读书要求非常严格,但却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有一次,他们读到当朝的大臣富弼的一篇文章《使北语录》,当时北宋王朝受到辽国的侵略,富弼在文章指出,打仗耗费国力,国家是吃亏的,但为什么你的大臣总鼓励你打仗呢?因为他们想要立功,凡是鼓励你打仗的人,肯定是对他个人有利,但对国家是有害的。
苏洵就跟他两个儿子说,这文章写得多好。两个儿子也说,是写得好。但他突然问苏轼:古人有没有类似的想法?有没有类似的说法?苏轼说:有,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大臣叫严安。(汉武帝时,武帝要打匈奴,严安就告诉汉武帝说,现在大臣们纷纷讨论,应该出击匈奴,但我认为这件事情对私人有利,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苏轼说:严安和富弼相比较来说,道理已经说到了,但是没有富弼说得透。当时苏轼兄弟只有十来岁,苏洵就与他们讨论国家战略问题,讨论一个国家兴废成败的动因。
其次,在苏洵的指导下,苏轼兄弟遍读经史百家之书。
苏辙在《再祭亡兄端明文》、《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中写到:“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意思是我们跟着父亲,醒着和睡着的时候都在读书,读了万卷书之后,如同这书都在我们肚子里头,晴天到了,我们要把肚皮晾开,晒一晒里边的书。苏轼和苏辙后来能成为大家,能在朝廷成为高官,那不是浪得虚名的,那是有真东西的。
苏轼十来岁的时候,苏洵指导他写了一篇议论文《夏侯太初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意思是一个人有勇气,胆子大,价值千金的玉摔碎在地上,眼睛都不带眨的,可是突然听见一口破锅给敲碎的声音,吓了一跳。还有一个人,看见猛虎,跟它搏斗,一点都不怕,叫一只蜜蜂蛰了一下,就叫了起来。这什么道理?大河过了,小阴沟里翻了船了。
十来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东西,要不是千遍百遍的思想历练和动手写作的历练,是写不出来的。
这是从小就能看出的成熟的思想和写作的手法。苏洵还教导他两个儿子写《春秋论》、《孟子解》、《论语略解》、《孟子解二十四章》,写对经典的理解,引导他们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读书的方向是什么?
悠居眉山期间,苏洵与两个儿子一起读书、共同思考,在教育儿子的同时,自己的学问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尽管未能科举成名,但他饱读圣贤之书,胸怀天下,是真正有政治抱负的人。
4、母亲程氏对苏轼的影响
苏轼的母亲程氏,既是位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又是位思想独立,行事果敢、通晓大义的女性,对苏轼思想上影响。她在苏洵27岁时,毅然一个人挑起了家里的重担,支持丈夫潜心读书求取前程,成就了丈夫与两个儿子在当时的文坛地位。
苏轼曾跟着母亲读《后汉书》,一日,读到范滂的故事。范滂是汉代一个官员,因办案铁面无私,得罪了很多权贵,被人诬告,判了死刑。临上刑场时,跟母亲告别,他说,儿子不能尽孝,希望母亲不要太过悲伤。范母说,一个人既要追求千古留名,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你为理想舍弃自己的性命,妈妈支持你。
当时只有十岁的苏轼听完这个故事,对自己的母亲说:我长大了也做范滂那样的人,您同意吗?程母平静的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
苏轼一辈子活得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就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潜移默化的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