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采购质量控制现状:一是检验手段不足。二是质量标准混乱,质量管理工作源头上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发生质量问题处置不及时。
检验人员引进培养、检验设备配置等满足不了目前单位物资全覆盖检验,大多采用外观和资料验收的形式进行。部分物资采用的质量控制方式为生产施工使用后评价,也导致该类物资现场失效事件较多,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产品质量标准是物资采购、到货验收、检验、质量异议及索赔谈判的重要依据,有些采购人员标准化知识缺乏,对质量标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物资采购过程中不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描述,采购供应环节全过程质量控制没有有效的控制实施手段,注重提法,没有实际效果,对于需要监理的环节没有落实监理或者有监理却没有对监理进行有效控制监督手段,给后期质量处理带来被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供应商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在提升,所以,质量问题解决方式也多元化,大多数情况下,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但也存在有些供应商服务相应不及时,服务态度差,给物资供应带来较坏影响。同时质量信息孤岛效应较突出,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完善,导致质量事件统计不能及时、准确、全面,有些用户没能就存在问题进行有效反馈,带来处理不及时、使用户对采购物资质量满意度不高。
物资采购供应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建设,关系着企业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物资供应质量水平还不高,质量稳定性仍然还比较差的问题依旧存在。长期以来,仅依靠“货比三家、质比三家、价比三家”的采购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今的物资采购需要,其主要弊端是随意性大,人为因素多,实施起来操作性差,其质量水平很难得到保证。
要想提高物资采购质量水平应该从三方面加强:一是加强树立全员质量意思,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理念。强化源头管理,实施质量控制。源头管理就是从厂家到合同采购直至产品的验收,这三个程序,把好关口是提高物资质量水平的首要要求。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二是加强监控力度,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加强物资质量监控力度,及时调查了解各类物资使用质量反映情况,做好物资质量的跟踪记录,对不合格产品实施责任追究。三是加强监控力度,创新“质量”管理方法。采用“请进来,走出去”,进一步优化物资资源,提高物资供应的整体质量价格水平。严格贯彻和完善物资采购质量责任制,落实“谁采购、谁负责”制度规定。加强标准化管理,保证物资采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