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20章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这一章,可谓老子的第一次自我表白。
老子这个人,生于乱世,却非常清高、孤傲,不愿与俗人一样随波逐流,也不愿与王公贵族同流合污。因此,他在过了一段时间的官瘾之后,选择了避世逃遁,去过那种隐居的生活。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记载,他的经历如下: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迁最后这样评价:“老子,隐君子也。”
我认为,老子离周遁世做隐君子,表面上看是“见周之衰”,实际上是他自己的人格追求与世人格格不入。
我们看看这一章他讲的是什么?他是如何自我表白的?他说:
应诺和阿谀,区别很小吗?赞美和厌恶,区别很大吗?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种观念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啊!众人都把日子过得十分红火、热闹,如参加盛大的宴席,如春天登台眺望美景。我却独享淡泊,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都聪明透顶,唯独我昏头昏脑;众人都明察秋毫,唯独我老实巴交。我的内心辽阔啊,像大海一样,急风吹来好像也不会停止。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在于我特别重视与善于把握世间万物最根本的东西。
最后一句“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再通俗一点解释,就是说:世人都被浮华所蒙蔽,而我虽然看上去很傻,但只有我才真正懂得了宇宙的绝对真理。
老子的话,让人不得不想起屈原。
屈原比老子晚生两百多年,虽然出身宗室贵族,做过楚国左徒、三闾大夫,但是受小人排斥陷害,不受楚王待见,多次被流放,最后因为报国无门而选择投汩罗江殉国。
屈原的名句之一“众人皆醉我独醒”,大约是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它出自屈原《楚辞·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说众人皆醉,而他独醒。老子则相反,说众人聪明厉害,而他愚笨老实。
其实,他们二人都是在自我肯定。
但是,他们二人的自我肯定又是有区别的。屈原直接地进行正面自我肯定,而老子则间接地通过自我否定来进行进行实质性的自我肯定。
老子称自己有“愚人之心”,与众人相比而言,“昏昏”、“闷闷”、“顽且鄙”,把自己贬损得让人瞧不起。其实他采用了文学创作上的反讽的方法。
所谓反讽,即说此指彼,有时甚至是正话反说。作为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通常需要从上下文及语境来了解其用意。
如果你把老子的正话反说当成真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而要写出好文章,我们是不是也要学会这种正话反说的技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