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7章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这个人,也算是当过公务员,最高职务是周朝守藏史,相当于国家档案馆与国家图书馆馆长。在这个职位上,自然要看不少的皇室档案,对政治表面的东西与背后的东西,都非常熟悉。
据说老子一言不合就辞职不干,是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喜欢官场那套虚伪的文化,所以要做个自由人,最后还要西出函谷关,从人间蒸发。
在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他的政治主张,第一次描画了他的理想国政治蓝图。但是他的政治主张显然不太符合现实,表现出相当的理想主义色彩,只是老子的主观愿望,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他所描绘的那种景象从来都不曾地人类史上出现过。当然,人类史上还有比老子更为极端与理想化的无政府主义。
这一章的文字简单翻译如下: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颂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一等的统治者,人民侮骂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也就有老百姓不讲诚信。总之,最好的统治者表现得非常悠闲,虽然他很少发号施令,但事情都办成功了,而且老百姓都说:“是我们自己做到的。”
老子所处的先秦时代,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思潮涌现。老子虽然没有明确地批评别的学派,但在这一章里,通过将政治水平分等级,实际上也把学术分了等级。
老子把自己的无为而治定为最高级的,或许可称为“道治”,即统治者从不轻易发号施令,人民和政治相安无事,以至于人民根本不知道统治者是谁。其次的则是儒家主张的“德治”,统治者经常搞些仁义礼智信的政策及其宣扬,老百姓觉得统治者很亲民的样子,就经常对统治者歌功颂德。再次是法家主张的“法治”,统治者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实行残暴扰民政策,人民只是畏惧他。最末等的则是暴政了,老百姓动不动就骂娘。
从写作的角度来讲,分析问题必须学会划分等级。
所谓分析问题,就是要把相同的事物进行区分,而哲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数量多少与质量高低的差别。由于这种差别的存在,则会出现不同的等级。
所谓等级,指按某一标准对事物进行高下差别的区分与界定。从宗教到道德、从社会到政治,人类一直都有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即追求平等。但现实的状况是,等级永远都存在,而且某些领域的等级差别越来越大。
我不想从价值观层面讨论等级问题,只是从写作的思维与方法论层面,忠告所有的作者,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使用等级划分这一分析工具。
老子在这里就是以老百姓对待统治者的态度,而将政治水平划分出四个等级:不知有之、亲而誉之、畏之、侮之。而正是这样的等级区分,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轻轻松松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