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5 结构:正反合
为了孩子今后能发展的更好,家长所采取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叫“棍棒教育”法。是指对孩子行为进行强迫性规定,按既定方向去发展,否则将会被惩罚。对这种模式,正反观点都有。
支持的认为“棍棒教育”理由很充分:一是大方向不会偏。父母老师都是为孩子好,希望孩子更有前途,采取这种方式可以把孩子的成长限定在某一个正确范围内,确保了成功的概率。二是严师出高徒。人最好的成长最好是由自己的意志去驱动。但又有多少孩子,从小就懂事,能朝正确的方向坚持到底的?如果没有家长、老师的“严”和“棍棒”,不知会让多少孩子荒废了学业,最终将一事无成。三是正确的强制可以缩短孩子成功的奋斗历程。后人的成长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成长的。就像有专长的师傅、家长在给孩子传授技艺时,往往就会用到“棍棒”的方法,因为这是他们一生成功的经验总结,爷爷也是这么传的。这些孩子们已经不需要太多的创新,只要苦练就行,苦练有时必须要“棍棒”相配,成功之后孩子大多会感激这段时间的!
虽说“棍棒教育”有成功之处,但持反对意见的也大有人在。尤其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之后,更对中国传统的“棍棒教育”模式不屑一顾,纷纷主张“素质教育”。他们认为这种严厉的“棍棒”教育模式弊端多多:一是不利于孩子个性化发展。他们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个性的,他们各有千秋,如果都按照家长强制方向发展,必然扼杀孩子天性,培养的都是一个个“书呆子”模型。二是不利于创造发明。创造发明特别需要那种没有固定思维模式的人,如果从小思想受约束,禁锢之后,再想找到发明创造的灵感就难了。三是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灵创伤,功在一时,不利长久。这种模式会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效果,但对特别倔强的,或者没有某方面天赋的,家长一定要用“棍棒”推动,必然造成孩子心灵受到严重伤害。虽能在表面上服从,但内心极端仇视,非常不利孩子一生的成长。
“棍棒教育”的利弊是非常明显的,在“棍棒”下成才的人不少,在非“棍棒教育”模式下成功的人也不在少数,我们不便一概而论。关键得注意几点:一是“棍棒教育”一定要掌握“度”,就像弹簧不能拉升过它的临界点,断了一切玩完。二是“棍棒教育”一定要因人而异。不同潜质的人,对“棍棒”的感受会不同,有人一句话足以,有人真的需要“棍棒”,要“因人施棒”才有效。三是“棍棒”效果一定要随时评估。牢记“棍棒”教育非“灵丹妙药”,不可能确保一定灵验,因此一定要经常评估才行,以免误孩子一生。四是举起“棍棒”时一定要问问,我真的在爱孩子吗?是否还夹带着类似为了实现自己也完成不了的某种理想等“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