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无限

学习无限

发表于 2017-04-16 22:04:17
1634 字 · 1020 阅 · 0 评 · 0 赞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大人到底该怎样面对。

现在各种教育理念满街走,书店里有关教育方面的书更是多到数不胜数,可谓汗牛充栋。

当孩子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有自己的意识和主见。当孩子行为出现不良的时候,

首先一个重大问题摆在眼前,就是到底可不可以使用体罚手段。

就这个角度而言,大致就会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打孩子会造成不良影响。

关于体罚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简要概括,有如下几点:

1、影响亲子感情

使亲子感情不再像原来般亲密,孩子与父母间沟通出现不良,尤其是在做错了事后,更不敢跟父母讲。

2、可能会养成暴力倾向

简言之,上行下效。孩子在父母的打骂行为中,容易受到暴力和攻击的影响,从而效仿类似手段。

3、伤害自尊心

孩子已有自尊心。所以在外人面前进行体罚更是一种禁忌。

4、可能会使得孩子的性格懦弱弱和自卑

因为担心受到体罚,所以孩子可能会思前想后、畏首畏脚,犹豫不决。

5、学会撒谎

因为担心受到体罚,很容易使得孩子产生掩盖自身错误行为的想法,从而有了撒谎的动机。

6、让孩子失去自省的动力。

孩子犯错后,多半会内心深处会难过,会有些悔意。但挨打后,可能会因为体罚而忘了自己内心的悔过。

另一种观点认为:“打”也有积极意义

作为一种手段,它本身无所谓好坏。

1、让孩子迅速学会远离危险物,避免肉体的伤害。

当孩子没有学会避免伤害.,通过惩戒方式,可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避免他被烧伤、烫伤以及受到其他肉体的伤害。

2、避免放纵孩子做坏事。

孩子做坏事时,会产生一种冒险、刺激的精神体验。如果这时不打他,那么他做坏事时带来的这种体验就会成为唯一的体验。一旦这种“愉快体验”成为做坏事后的唯一体验,或者因为父母的批评不够,以至于这种愉快的体验盖过了痛苦的体验,孩子就会把做坏事当成内心十分向往的事情,脑海中对于“不能干坏事”就不会有深刻的印象。于是乎,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更不会痛改前非。

3、克服孩子自我中心的倾向,纠正任性。

孩子犯错后,对他进行体罚,可以让他明白很多没有道理的事情是不能做的,自己提出无理要求不但父母不会帮自己做,而且自己也不能做,一旦做了,就可能面临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又必须由自己来承担,无论是谁,都救不了自己。“惯子如杀子”,这句中国古训,值得当今的年轻父母仔细品味。

4、学会如何克服挫折,改正自身错误。

打孩子可以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让他有一次面对错误的经历。恐怕每个人一辈子或多或少都要受到惩罚。孩子在家中学会了正确对待父母的体罚,那么他在今后遭到惩罚,甚至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受了委屈之后,能够采取正确的态度与方法来面对。不要像现在的有些被宠惯了的宝贝一样,稍有不顺,就认为世界末日到了,就学着电视里的样子割腕跳楼、自寻短见。

5、让孩子从小树立起正义的观念。

在孩子做了严重的错事后遭受体罚,可以让孩子知道正义是不可改变的,犯了错误就应当承担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只有做好事,才会得到积极的奖励。在孩子做坏事后打他,可以让他切身感受到,一种不良后果肯定随着自己做的坏事而来,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产生一种碰运气的犯规赌博心理。如果不打,其他惩罚措施很难保证一定会对他产生威慑力,他会想,反正你不能把我怎么着,只不过吓唬我而已。一旦不良的诱惑再次出现,一旦孩子的“自律之窗”没有关紧,下次极有可能重蹈覆辙。

个人认为,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养育孩子,本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一种观点及相应方法,很难适应所有的情况。

那些说不要体罚的所谓专家,很难让人相信他们不是为了一种观点固执己见,也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是否有真正养育过孩子。

而那种动不动就打孩子的行为,也是给人觉得鲁莽和粗暴。

阳光底下无新鲜事。

养育孩子的事情,其实跟一个国家的行为类似。就拿美国来说,从来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

当胡萝卜不起作用的时候,大棒就是该使用的时候。当跟孩子好言教育而而用时,体罚将变成最合适的手段。

要不,怎么会有敬酒不吃吃罚酒之说呢?

而春风化雨的结局,其过程中一定有过大棒和胡萝卜的场景。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