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2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这一段话,与《道德经》第三章所讲的内容,关联性很强,所表达的观点也都非常相近,都在强调不过骄奢淫逸的生活。但也又略有区别。
第三章基本上是站在圣人也就是统治者的角度,讲如何给老百姓洗脑,以及通过某些做法让老百姓变为顺民,以保天下太平。
这一章则没有明确指向。一方面,可以说是第三章的补充论证,依然是对圣人提出政治策略忠告。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仅仅是对统治者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忠告。
我认为,不管是对政治策略而言,还是对个人生活而言,老子的忠告,都是有可取之处的,尤其是对个人生活方式而言。
在此,我姑且从普遍的个人生活方式的角度,解释一下老子这段话的意思:老子的观点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像生活境界很高的圣人一样,但求温饱而不求奢侈糜烂的生活。
他从五个方面的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一是五颜六色的东西看得太多,会让人眼花缭乱;二是长期沉浸在喧嚣杂的声音中,会让人耳朵丧失听力;三是总是吃各种重口味的食物,会败了人的胃口;四是经常驰骋游猎会让人兴奋发狂、缺少理性;五是追求奇珍异宝等等值钱的东西,会让人铤而走险、违法犯罪。
老子的忠告让我想起希腊神话中经典的典故“潘多拉的盒子”。受好奇心驱使的潘多拉某一天打开了宙斯给她的盒子,寓意贪婪、杀戮、恐惧、痛苦、疾病和欲望六种众神放入礼物就飞向人间,从此人类多灾多难。
在潘多拉打开盒子以前,人类却没有任何灾祸,生活宁静,那是因为所有的罪恶与灾难都被关在盒中。幸运的是,第七个礼物即希望还留在盒子中,寓意人类心中还有希望!
老子所生活的年代,也正是希腊文明的辉煌时代。在东西方文明共同的鼎盛时期,彼此并无通讯联系的伟大哲人都给出了相同的忠告,这是巧合还是必然?
无论怎样都得承认,老子忠告每一个人,要远离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和难得之货,选择过简朴、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2500年后今天的所有人也是非常适宜的,这也许就是老子《道德经》能够成为永恒经典的缘故。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老子的这段文章,我想谈谈作者的价值观问题。
任何一个作者写的关于人类生活的文章,都会以其价值观作为支撑。以我的观察,现在许多人写的文章,都暴露出其价值观的混乱与错误。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已经侵入多数人的心灵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各种媒体包括各种文章,都在有意无意地宣扬毒害人的消费主义。
我想引用一段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的话来结尾:野蛮人只喜欢安宁和自由;文明人则终日勤劳,为了利欲而不停地奔波和焦虑;野蛮人满足于他们自己的真正需要,文明人永无止境的贪婪和野心,与其说是为了满足真正的需要,不如说是为了满足虚荣与浮华。
在卢梭眼里,野蛮人值得尊敬,而所谓的文明人,却是相当的虚伪和可耻。
当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你反思过自己的价值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