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04-12 01:34:11
1433 字 · 32 阅 · 0 评 · 0 赞

960942-e1dd98b65d86e65c

文/滕爱宝

樊荣强独创的“立题”这个概念是其演讲与写作方法论的核心工具,通过主动建构“元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类基础问题),将抽象思考转化为具象的逻辑链,从而实现思维聚焦与表达的结构化。

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写作与沟通教学中隔靴搔痒式的老生常谈,以“提问-回答”的循环驱动内容生成,既解决了表达缺乏思路与逻辑混乱的痛点,又为即兴演讲、实用写作等场景提供了可操作的工具。  

一、概念溯源与理论创新  

樊荣强将“立题”定义为动词性操作工具,强调其本质是“建立问题”,即通过提出疑问句锁定思考方向,形成逻辑焦点。这一概念源于其独创的“元思维”理论,认为所有表达的本质都是回答问题,而“立题”则是主动引导思维路径的核心手段。其创新性体现在:  

1. 对金字塔原理的超越:传统金字塔原理强调“回答读者疑问”,但未明确问题的建构方法。樊荣强提出通过“立题”主动定义问题链(如“为什么竞争优势是关键?”),既回应读者需求,又主导逻辑展开。  

2. 思维可视化工具:以疑问句形式将抽象思考具象化。例如,将“赢利才是硬道理”分解为5个立题(如“赢利渠道有哪些?”),形成层级化的问题链,使写作从发散状态转为线性聚焦。  

二、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1. 职场演讲:逻辑递进与痛点拆解  

以企业战略演讲标题“投资易于理解的行业”为例,立题技术的运用表现为:  

- 元问题拆解:  

  - 是什么:易于理解的行业标准是什么?(定义核心概念,引入“技术复杂度”“市场透明度”等维度)  

  - 为什么:为何投资失败常源于行业认知盲区?(结合数据论证认知不足的代价)  

  - 怎么办:如何建立行业认知评估体系?(提供“三步筛选法”等可操作方案)  

通过“定义→归因→方法”的递进框架,避免泛泛而谈,实现从抽象概念到具体策略的逻辑闭环。  

2. 学生写作:细节升华与情感共鸣  

初中作文《我读懂了那双手》中,立题理论指导作者:  

- 主立题构建:母亲的手如何承载母爱?  

- 子问题展开:  

  - 是什么:手的物理特征(老茧、疤痕)如何形成?(通过“洗碗划伤”“寒冬劳作”等细节刻画)  

  - 为什么:这些痕迹与家庭付出有何关联?(关联“学费来源”“深夜陪读”等情节)  

  - 怎么办:如何从嫌弃转为理解?(以“触摸老茧时的愧疚”为情感转折点)  

通过具象化提问,将“手”转化为“岁月刻刀”“爱的年轮”等意象,实现从观察细节到情感升华的递进。  

三、核心优势与价值定位  

樊荣强的立题理论在实践层面展现三重核心优势:  

1. 降低表达门槛,提供思维脚手架:为经验不足的写作者和演讲者提供标准化操作路径。例如,即兴演讲时通过预设立题(如“生活态度包含哪些维度?”)快速组织内容,避免思路漂浮。  

2. 增强逻辑说服力,构建认知地图:在商业报告中,以“问题-分析-建议”结构(如“如何扭亏为盈?”)替代流水账叙述,使抽象战略转化为可执行的步骤。  

3. 促进深度思考与系统化思维:通过“提问-回答”的循环推动自我对话,例如在分析社会现象时,需综合历史、经济、文化等多维度因素,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系统性认知能力。  

结语  

樊荣强的“立题”理论通过工具化的“提问艺术”,重构了表达的底层逻辑。无论是职场人士的战略分析,还是学生的情感写作,立题技术均展现出将混沌思维转化为清晰表达的强大效能。这种“问题导向”的方法论,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写作指南,更是对抗信息碎片化、提升思维密度的认知工具。正如其案例所示,当“竞争优势”被拆解为5个立题时,抽象概念即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路径——这正是立题理论的核心价值所在。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