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04-03 21:42:37
1758 字 · 30 阅 · 0 评 · 0 赞

 微信图片_20240917151338

——推荐樊荣强《元写作:学校里没教的写作方法》  

文/滕爱宝

对于许多写作新手而言,提笔时最常遇到的困境是:思路像脱缰的野马无处安放,文字却像干涸的溪流断断续续。传统写作教学往往强调“多读多写”的经验积累,却鲜少提供系统的方法论指导。樊荣强在《元写作:学校里没教的写作方法》中,用一套“自问自答”的元写作理论体系,提供以问题驱动写作的方法论,将写作从玄学般的“灵感游戏”转化为可复制的科学过程,为写作小白开辟了一条清晰高效的进阶路径。  

一、写作困境的根源:思考与表达的割裂  

许多人将写作能力归结为“天赋”或“文采”,但樊荣强指出,写作的本质是思考的外化。当作者无法将零散的思考转化为连贯的文字时,本质上是缺乏结构化提问的能力。例如,面对“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的任务,新手可能只会模糊地思考“要举例子”“要有逻辑”,却无法拆解“什么是核心论点”“为何需要论据支撑”“如何回应潜在质疑”等具体问题。  

樊荣强通过“元问题”框架(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破解这一困境。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能像手术刀般精准解剖写作命题。以职场报告为例:  

- 是什么:陈述要讨论的问题与表现(如“市场营销业绩下滑”);  

- 为什么:探讨问题发生的原因(如“营销下滑的各种内部外部原因”);  

- 怎么办: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改善产品+优化渠道+调整定价”)。  

这种结构化提问模式,让写作从“凭感觉发挥”升级为借助思考“按逻辑推演”。  

二、元写作理论:让写作成为可训练的技能  

传统写作教学常陷入两个误区:要么强调“多读经典”却忽视方法拆解,要么传授“修辞技巧”却脱离实际场景。樊荣强的创新在于,将写作还原为“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并通过三大核心工具实现技能转化:  

1. “问题树”构建逻辑框架  

面对复杂选题,作者可通过“总-分-总”结构纵向延伸问题链。例如撰写学术论文时:  

- 总问题:如何证明“短视频影响青少年注意力”?  

- 分问题:现象表现(是什么)→成因分析(为什么)→干预措施(怎么办)。  

这种“问题树”能避免写作时东拉西扯,确保内容层层递进。  

2. “答案链”强化论证深度  

每个问题的答案需通过“证据+分析”串联。例如在回答“为什么短视频导致注意力分散”时,需引用心理学实验数据(证据),并解释“即时反馈机制如何劫持大脑奖赏回路”(分析)。这种训练能显著提升写作的逻辑性与说服力。  

3. “对话式写作”增强读者思维  

樊荣强强调,写作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在动笔前需预设读者可能提出的问题,例如:“这个结论有数据支持吗?”“是否有反例?”通过提前回答这些疑问,文章会更具针对性。  

三、实践价值:从提笔恐惧到从容输出  

该书最突出的优势在于直击写作痛点,并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 对抗“凑字数焦虑”:通过“元问题”框架明确写作方向,避免无意义堆砌。例如写产品推广文案时,围绕“产品优势(是什么)-用户痛点(为什么)-购买理由(怎么办)”展开,内容自然充实。  

- 破解“结构混乱”:书中提供“问题清单”工具,例如议论文需包含“观点句-论据句-分析句-总结句”的标准化模块,确保段落衔接流畅。  

- 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回答“为什么”时要求质疑既有观点,例如“传统营销理论是否适用于新媒体环境?”这种训练能提升写作的原创性。  

书中还附有大量案例,如大学生论文提纲优化、商业计划书框架设计等,读者可直接“拿来即用”。  

四、适用人群与阅读建议  

《元写作》尤其适合三类群体:  

1. 学生群体:解决论文选题模糊、论证松散等问题,培养学术写作的基本素养;  

2. 职场人士:快速撰写报告、方案等实用型文本,提升沟通效率;  

3. 自媒体创作者:通过结构化框架突破“灵感枯竭”,实现可持续内容输出。  

建议读者采用“理论+练习”的方式:先理解“元问题”框架的底层逻辑,再通过书中案例模仿写作,最后结合自身领域进行创新应用。  

结语:写作是思维的修行  

樊荣强在书中写道:“写作不是魔法,而是思考的刻度。”《元写作》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技巧,更在于重塑写作者的认知——将写作视为可拆解、可优化的思维工程。对于渴望突破写作瓶颈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恰似一盏明灯,照亮从“不知如何下笔”到“下笔如有神”的进阶之路。  


推荐阅读:樊荣强《元写作:学校里没教的写作方法》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36521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