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2008-2025年口才培训生涯纪念
2008年3月15日,当我租用重庆市上清寺邮政局所属的鸿都大酒店的会议室,举办第一次重庆经理人当众讲话口才培训招生课时,完全未曾想到这场始于个人兴趣的尝试,会化作一段重塑无数人表达自信、改写命运轨迹的征程。十七载春秋更迭,从初创时的单打独斗以及对未来充满期待,却又有许多不确定性的担忧,到现在拥有与万千学员共同书写的一段关于突破、创新与传承的故事。
一、理论深耕:从“钻石法则”到“元写作”的思维革命
在政府机关秘书、下海创业者、公司企划人、媒体记者、企业高管等领域的跨界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表达能力对个人发展的决定性作用。2008年,我初创口才培训事业时,总是强调口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差别,口力劳动者几乎就是领导和管理者的代名词,其收入远超后两种劳动者。
为了塑造更多 的口力劳动者,我发挥自己似乎与生俱来的学术研究能力,首创“钻石法则”——以“立题聚焦—问答延续—概括提炼—搭建框架”为核心技术口才方法论体系,将即兴演讲转化为可复制的思维模型和表达逻辑。这一方法被学员称为“演讲心法”,甚至出现在企业路演、公务员面试等场景中。
2024年,我进一步提出“元思维”理论,将“思考=提问-回答”的底层逻辑引入演讲/写作领域,通过“问题链驱动”和结构化模板,帮助学员突破写作瓶颈。《元写作:学校里没教的写作方法》出版后,读者评价其“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解构复杂问题”。
二、桃李满园:从“社恐”到“演讲王”的蜕变之路
十七年间,我累计培训学员超10万人次,正式入门弟子超过1500人,覆盖企业家、创业者、公司高管、律师、会计师、大学教授、公务员、家庭主妇、大学生等群体。许多学员的故事成为我教学的生动注脚:
- 企业高管李乐滨:曾因公众演讲恐惧影响职业发展,在“钻石法则”训练后,其演讲能力获董事会高度认可,推动公司年度业绩增长20%。
- 留学生张明:从沟通内向的“哑巴英语”状态,到成为“语商私塾”弟子,如今已能用双语主持国际学术会议。
- 律师团队特训:2022年为重庆捷讯律师事务所30余名律师开展公众演讲培训,助力他们在庭审辩论中精准输出、胜诉率提升15%。
课堂上的“即兴演讲实战”常成为高光时刻:学员从紧张忘词到逻辑清晰的蜕变,甚至引发全场爆笑。有学员感慨:“樊老师的课堂像‘语言特工训练营’,练心、练嘴、练脑三管齐下,让人上瘾。”
三、社会影响:从“技术流”到“文化符号”的破圈之路
我的培训理念逐渐超越单纯技巧传授,成为职场与教育领域的文化符号:
- 媒体认可:2009年入选“全球华人500强讲师”,《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决策》杂志等多次追踪报道我的教学实践。
- 机构信赖:从2010年起成为重庆市人社局等机构特聘讲师,传授我独创的钻石法则理论与方法,尤其是连续10年以上为重庆市人社局培训了数万名公务员,学员遍布全重庆各地各级政府机构。
- 学术跨界:2025年与AI语言模型DeepSeek探讨“元思维”理论,推动教育技术融合。
四、人生感悟:从“斜杠中年”到终身学习者的坚守
十七年如一日,我始终保持着凌晨四点码字的习惯,出版《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是一门技术活》《20天练成脱稿讲话》《销售与口才》《三的智慧:思考与演讲的75个经典分析工具》《元写作:学校里没教的写作方法》《神经——元思维:问与答的思考及表达智慧》等10余部专著。有人问我:“为何不赚快钱?”我的回答始终如一:“培训是‘炼心’的事业,能见证学员从怯懦到自信的蜕变,比任何名利都珍贵。”
这段旅程中,最触动我的是2023年一位学员的来信:“樊老师,您教会我的不仅是演讲,更是面对人生舞台时‘不翻车’的勇气。”这让我想起《论语》中的“讷于言而敏于行”,真正的表达力,终究源于内心的笃定与智慧。
五、未来愿景:让表达力成为国民素养
站在十七年的节点回望,我深知前路仍长。未来,我将继续以“元思维”为根基,开发面向全年龄段的表达训练体系,并计划将“钻石法则”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正如我常对学生所言:“人生没有即兴演讲,只有厚积薄发的从容。”
从公务员到讲师,从作家到创业者,我始终在寻找“表达”与“生命”的共振。这十七年,是自我认知的深化,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让每个人都能在语言的舞台上,看见更辽阔的天地。
樊荣强
2025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