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荣强

樊荣强

发表于 2025-02-04 20:18:11
1428 字 · 30 阅 · 0 评 · 0 赞

mmexport1732692044200_edit_1863475390120339

文/樊荣强

“申论”简言之“申而论之”。从字面来理解,“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则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观点,并展开论述。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中必考的一门科目。

许多考公学员都觉得申论非常困难,很难获得高分,最终与梦想的公务员职业擦肩而过。

樊荣强先生《元写作:学校里没教的写作方法》一书的出版,为考公者带来了福音,元写作理论可以极大地帮助考公者快速涨分。

运用樊荣强的元写作理论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关键在于通过“自问自答”的思考模式,结合结构化的问题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系统化地组织观点、深化论证并增强逻辑性。以下是具体的方法与步骤:

一、以“元问题”为核心构建申论框架

1. 明确核心问题

申论写作通常围绕社会热点或政策议题展开,需先提炼核心问题(如“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根据元写作理论,将问题分解为三个“元问题”:

- 是什么:定义问题的本质(如“乡村振兴的内涵与当前困境”);  

- 为什么:分析问题的成因与意义(如“乡村振兴为何重要?其阻碍因素有哪些?”);  

- 怎么办:提出解决方案(如“政策、产业、人才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这种分解帮助作者避免跑题,确保内容覆盖全面。

2. 系统提问与回答

在每一层级深入提问,例如:

- 为什么:可细化至“城乡差距扩大的社会影响”“政策执行中的漏洞”等;  

- 怎么办:需结合可行性(如“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  

通过连续的自问自答,形成逻辑链条,增强论证深度。

二、结构化组织内容

1. 构建文章骨架

根据元问题的回答,设计申论结构:

- 引言:用“是什么”引出议题(如“乡村振兴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正文:分模块阐述“为什么”(分析现状与问题)和“怎么办”(提出对策);  

- 结论:总结核心观点并升华意义。  

此结构确保段落过渡自然,避免内容混乱。

2. 逻辑衔接与过渡  

使用元写作的“连贯提问法”连接段落。例如,在分析问题后,可设置过渡句:“既然城乡差距的根源在于资源分配不均,那么如何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提问引导读者进入下一部分。

三、深化思考与论证

1.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元写作强调通过提问激活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分析政策时,可追问:

- “现有政策是否覆盖了所有关键领域?”  

- “某措施可能引发哪些连锁反应?”  

这种反思能提升文章的深度与原创性。

2. 数据与案例支撑

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时,需结合实证(如引用政府报告数据、成功案例)。例如,论证“产业融合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时,可列举某地“文旅+农业”模式的成效。

四、语言优化与实践

1. 简洁性与准确性 

避免冗余表达,直接回应元问题。例如,对策部分用“加强基层治理能力”而非泛泛而谈“完善制度”。

2. 反复修改与反思

完成初稿后,对照元问题检查:

- 是否回答了所有核心问题?  

- 逻辑是否自洽?  

- 论据是否充分?  

通过迭代优化,提升文章整体质量。

五、案例示范:以“基层治理”主题为例

- 是什么:基层治理是政府与群众互动的纽带,当前存在“服务效能低”“群众参与不足”等问题。  

- 为什么:根源在于权责不清、资源分配不均(引用某市调研数据)。  

- 怎么办:建议推行“数字化政务平台”“社区议事会制度”等(参考浙江“枫桥经验”案例)。  

通过元问题的逐层展开,文章既结构清晰,又兼具政策高度与落地细节。

总结

樊荣强的元写作理论为申论写作提供了系统性方法论:以问题驱动思考,以结构规范表达,以批判性思维深化内容。通过反复练习“自问自答”模式,写作者能逐步克服逻辑混乱、内容空洞等问题,最终实现申论写作的质效双升。


您的鼓励是我无限的动力
敬请随意打赏
作者介绍
关于TA:樊荣强,钻石国际演讲会创始人,呆萌写作训练营首席导师。口才教练、作家、营销管理顾问。当过政府秘书、电视台策划总监、电器公司企划部长、广告公司总经理、李嘉诚TOM集团项目经理、财经杂志首席记者、高科技集团高管。17岁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擅长公文、新闻、杂文、论文、文案、申论、作文等非文学写作。出版过《三的智慧》《元思维》《元写作》《20天练成脱稿讲话》《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魔力演讲法则》《销售与口才》《珠江三角洲批判》《顺德制造》等著作。微信13500352876
发表评论
写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最新文章
写评论…
码字
首页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