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老子·第七十章】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这个人,遗世独立,清高孤傲,一辈子谁都看不上,最后骑着青牛西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老子在第20章的时候,表达过对人世间诸多丑恶现象的不满,在本章又忍不住发一发牢骚,表现出和屈原一样的“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
一个人看破不说破,我们会称赞他很有修为,情商很高。对别人不满,有什么意见却不说出来,真的很考验一个人的忍耐力,我们现代人把这称为情商高。
我估计,老子是对某些人实在是忍无可忍,不仅心里面瞧不起他们,而且在嘴上还要说出来,让我感受到了强烈的夫子自道的况味。
老子在此讨论“知与行”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在历史上颇多争议,有人说知比行重要,也有人说行比知重要,当然,所有人都强调知行合一。
老子没有讨论知与行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把它们对立起来,只是并列在一起讲难与易。
他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思是:我认为求知很容易,实行也很容易。可悲的是,普天之下没几个人懂得真理,也没有几个人能践行真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他解释道:“言有宗,事有君。”一个人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准则是:说话要有依据,做事要有主见。可是,事实上怎么样呢?“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许多人违背上述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变成了一个无知的人,所以不能像我这样去掌握真理。
老子最后感叹道:“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明白我的人很稀少,能做到和我一样的人很珍贵。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圣人虽然穿的是粗麻布衣,怀里却藏着宝玉——这宝玉不是别的,而是真理和智慧。
瞧瞧,老子不仅一脸愤愤然,而且口气很大。他把自己比为被褐怀玉的圣人,而把身边那些无知的人,看成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