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我这个人比较中庸,不喜欢走极端,评价一本书,不会顶礼膜拜,也不会说它一无是处。
比如老子的《道德经》,我认为,虽然名之曰经,讲了许多颠覆性的道理,但我觉得它就是一本特别值得一读的书罢了,没必要把它捧上天。
我从来不认为有什么绝对真理,也不认为有什么不能被质疑的理论,相反,我对解构主义还比较有兴趣。
所谓解构主义,反对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换言之,就是对权威不再尊祟,并想方设法拆解权威,甚至拆权威的台。
最近,读到今日头条上武之璋写的一篇文章《分析〈老子〉!理论大多不能成立,不合经验法则,也通不过辩证》,甚是过瘾,该文颇有解构主义风范。
武之璋是作家、史学家,河南孟县人,台湾“蓝天行动联盟”主席。之前竟然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也没看过他写的任何文章。
武之璋文章中的观点,我大致都是赞同的,但是评论区却骂声一片,充斥着种种讥讽和责难,许多人都以卫道士的身份出现,似乎质疑和批评老子,比挖他们的祖坟还要令其愤怒。
武之璋指出,《老子》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老子的很多理论没有经过一个推理的过程,或是逻辑思辨的过程。二是老子对自然的观察非常粗糙、非常不细腻。
这两点我是有共鸣的。当然,我也理解老子当年的困难。其理论没有推理过程,这根本不算问题。老子的写作,也许只是私人笔记,只是记录个人观点,而不是写正式论文,所有不讲究什么学术规范。
关于老子对自然的观察非常粗糙、非常不细腻,我也是理解的。毕竟那个年代科技水平低,缺乏专业的观察、实验工具,对自然的认识肤浅甚至错误,并不会让人意外。
正因为上述方法论及观察的局限,老子的观点乃至思想体系有缺陷和局跟,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质疑和客观的评价老子的思想,为什么又不可以呢?
武之璋的这句话讲得非常好:“《老子》研究者只有粉丝,很少有理性客观的研究者。粉丝们假设《老子》不会错,错一定是你读不懂《老子》。有这种心态就失去了一个研究者的中立客观的立场,就对很多学术没有办法深入。”
如果你跪在老子面前,肯定会认为老子说的都是对的。如果你站起来和老子平等对话,你就可以和他讨论、争论和质疑。如果老子转世,活在今天,他肯定也会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认知,对某些人对他的膜拜感到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