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荣强
悖论这个东西特别好玩。按照词典上的定义,悖论是指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举个例子:某人说,我不喜欢谈钱,我喜欢谈理想,我的理想是挣很多钱。
某人的这句话就是一个悖论,你认为他究竟喜不喜欢谈钱呢?当然,某人的话只是一个玩笑话,故意使用悖论,为了逗别人开心。
然而,现实中人们会经常不自觉地陷入悖论。今天我就在今日头条上看到博主“勇敢的清泉”写的一个微头条:
有同事曾经跟我说:“你真是不断打破别人对你的认知。”我听了淡淡一笑,心想,这么多年我累了倦了,今后我也不用再树立什么人设,我也没有义务满足其他人的所有期待,我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我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问心无愧。其他人不用揣摩我的心理状态,我无论怎么想怎么选择都是我的权利,其他人无论怎么看待我也都是别人的权利,我也不会特别在意。但我还是我,一个底线比较高的人,注定会受到大多数人的尊敬,我有这个自信。
评论区很多人对“勇敢的清泉”这种不在意别人看法的人生态度表示赞赏。当然,我也是表示赞赏的。不过,我留下了这样的评论:
注定会受到大多数人的尊敬——你说,今后我也不用再树立什么人设。但是,这不就是你的人设吗?
事实上,“勇敢的清泉”不经意就陷入了悖论。他想表达自己因为累了倦了,今后不用再树立什么人设。可是,在他的内心,他仍然渴望得到大多数人的尊重。请注意:受到大多数人的尊重,这就是一个人设!
何谓人设?人物形象设计的简称。人设包含了多个成份,比如学识、道德、财富、地位、性格、谈吐、外表,等等。对当事人来讲,人设就是他内心里面期望别人对他的感受与评价。
受到大多数人尊重——这是一个非常高级的人设。
“勇敢的清泉”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不要又要”的悖论,在我们所有人身上都会存在,因为现实生活本身就让我们矛盾重重,而平常我们所说的“纠结”,就是陷入悖论的内心体验。
我从事演讲培训多年,遇到过许多对公众演讲充满恐惧的学生。我在开导他们的时候,就是要引导他们走出悖论:既不要在乎听众,又要在乎听众。
我们不要在乎听众的冷眼、不屑和嘲讽,我们又要在乎听众的鲜花与掌声。
我们在乎的东西包括了负面的和正面的两种,然而,我们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保持某种平衡,在心理上屏蔽那些负面的东西,满心欢喜地拥抱正面的东西。
这才是破解悖论的自我救赎之道。
正面与负面虽然同时存在,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放进时间的河流里,在开始时不在乎负面的东西,而最终就会得到我们在乎的正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