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我,回想起自己最早看见有字的材料并且产生兴趣,是在我进小学之前,大概四岁到五岁之间。
我把自己的读书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不自觉地读书;第二阶段,比较自觉地读书;第三阶段,随心所欲地读书。
经历了这三个读书的阶段下来,我主要的体会就是:我们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不同的目的应该用不同的方法。
第一,求知。
为这个目的而读书,要学会选择。
现在的书太多了,即便是同一个学科、同一个分类下,也有很多很多书。我做图书馆馆长的时候了解到,中国每年大概新出五六十万种书,即便扣掉重复的,至少也要有三四十万种新书。有一年我给复旦图书馆采购了十二万种图书,在所有高校中是排第一位的。这么多书,光是编目就要相当长的时间,更别说读了。所谓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古代可以做到,毕竟古代的学问比较简单,现在是做不到的。古人讲“学富五车”,其实,五个牛车拉的书,到现在一个小U盘都装不满。
以前我们讲“开卷有益”,现在,如果不会自己选择的话,在开卷的条件下你看一辈子都看不完,而且很多东西是对你没有用的。我们现在处于自觉读书阶段的人,什么都是有限的,时间也有限,精力也有限,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里抓住起主要作用的。如果选错了,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有些书你其实是看不懂的。比如对我们历史地理感兴趣的人,你想要找到最合适的书,就要考虑你处于什么阶段。如果是一个中学生对历史地理感兴趣,去看给大学生、研究生看的书,一般是看不懂的。所以,求知识的话,就要学会选择,选择自己需要的,而且要选得细。
自己不会选书怎么办呢?国外很多高校的图书馆都有提供咨询服务的馆员,很多都是有博士学位、双学位的,可以很好地起到学术引领的作用。在国内没有这种服务怎么办呢?一方面在学校里可以问老师,另一方面如果是自学的话,要学会通过目录、索引找到想要的书。
第二,研究。
如果到了研究阶段,要去研究问题,这时读书必须学会穷尽。
如果不穷尽,可能会做一些无效劳动,也可能无意识地剽窃了别人的成果。
举个例子,如果我要研究上海的历史,那么我就要把跟上海有关的所有书和论文——不仅包括中国人写的,也包括其他各个国家的人写的;不仅包括现代人写的,也包括古代各个朝代的人写的。这些统统都看一遍才能知道,我的研究要做的是什么。所谓研究,必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进步的。
如果不看前人的,可能你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早就有人做出来了。那么说得好听一点,你是无效劳动;说得不好听一点,你就是剽窃。
如果有人说自己穷尽不了,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资格做这么大的题目。还是拿研究上海为例,如果说与上海有关的两万种书(随意举例)中你研究阶段最多只能看两百种,那是不行的。怎么办呢?可以缩小题目。比如把题目缩小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还可以进一步缩小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公共租界”。
如果无法穷尽还勉强要做,是做不出有价值的东西来的。我在写中国移民史的时候,涉及到海外移民的资料,我觉得九十年代在这方面我没有获得这些资料的条件,语言能力也差很远,硬做肯定是做不好的,就把它砍掉了。
所以我的中国移民史定了个原则:写向海外移民,就写到他们离开中国出去为止,到外面之后的事就不写了。而且,到外面之后的事属于华侨史,可能已经有人写了,也用不着我来写。所以,知道穷尽不了,就要缩小范围或者改变方向。
现在,有些人说“读书不要太功利”。为什么不能功利呢?其实关键要看你读书所处的阶段。复旦“自由而无用”的精神,指的是人生,人生可以自由而无用,但做研究不能无用。也有些人说要“快乐读书”,但是在做研究上,有些书是很枯燥的,还有些书本身就很沉重,看起来不可能快乐,但为了研究也得看。
还有些人说现在是“读图时代”,一定要看有图画或者有视频的资料,这是不对的。一个人真正的本领是一种抽象思维的方式,如果你到了研究阶段、高级求知阶段,还是只能通过形象来思维,是不行的。更不要说,有很多东西是不能通过图画和视频来展现的,只能以抽象的方式表达。
第三,乐趣。
如果是为了人生的乐趣而读书,那么前面两种都不需要,可以随心所欲。
像一些退休的教授,天天跑到复旦图书馆里,很多是常客。他们读书是为了什呢?他们一不为评职称,二不为写论文,三不为评奖,读书就为了乐趣。而且他们的确可以在读书中找到乐趣。我自己这几年也是这样的,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读书了。我看书也没有什么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一种身心的快乐,一种精神的满足。这种状态,是符合复旦“自由而无用”这句话的。但是说“无用”,其实也有大用,这个“用”就是自己人生的需求。
在这一点上,我想到了周有光先生。在周有光先生一百一十岁的某一天,我去看他,保姆说周先生还在睡觉。我就疑惑:怎么现在还在睡觉?保姆说,周先生今天中午看电视看的时间长了,才刚刚睡下。保姆让我进去看看,说了一句:“周先生,有人来看你!”周先生回:“我要睡觉,谁都不想见。”他翻个身又睡了。这就是随心所欲。我对保姆说,不要叫醒周先生了,希望不要打扰到他,就只看了看他侧卧的背影,把带来的花放在房间里,回去了。周先生晚年有次与我通电话,讲到他的夫人九十四岁的时候去世了。
我刚想讲点什么,他就说:“你不要讲什么宽慰我的话,这是自然规律,她走得很平静,就很好了。”后来又碰到我,他讲:“人能够活到这个岁数,已经很好了。我唯一的担心是,她走了以后,我会不会感到寂寞。现在我发现,我一点都不寂寞。
我上午上上网,然后我自己也写一点文章。”他拿出自己用当年别人赠送的第一台电子打印机打印的稿子给我看,说:“你看看有没有价值。”又接着说:“另外呢,你们来,我也跟你们聊聊天。”我又问:“那你还看什么书吗?”他说基本不,有的也看。这就是他已经达到的境界,甚至对生死都想得很超脱。他讲:“上帝把我忘记了。怎么还不叫我回去呢?”我说:“是因为我们要留住你。”
读书到周先生这样的阶段,无论看什么书,从电脑上看也好,或者就听别人讲也好,其实他都把这些当成一种人生的乐趣。这一点,我觉得对我们大家很有意义。因为未来的人,工作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人类用来解决物质需求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一个国家只需要少数人从事物质生产,就可以有足够的物资和能源。
那么人空闲下来干什么呢?不要以为空闲就是人的幸福。挪威人均收入长期都是八万美元以上,位列世界上人民最富裕的前几名,但是挪威的自杀率在发达国家里面是最高的。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太空闲了;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一出生,从摇篮到坟墓都是有保障的。此外,再加上特殊的地理条件,有半年时间是黑夜,人又稀少,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生活靠什么来填补呢?一旦再到了行动有所受影响、很多户外活动都不能进行的情况下,又靠什么呢?
所以我想,如果会读书,能读书,那么读书就是我们人的一种基本的幸福的保证。至于读什么书,为了什么目的,在这个阶段已经完全用不着考虑了,可以随心所欲。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一句话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可以是正能量,也可以是负能量,还有的知识并不能转化为力量。这句话是激励人去学知识,但并不是真理。一些中小学老师常讲“天才出于勤奋”,也不是绝对的。
有的人是天才,却不勤奋,没有发挥出来;但没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再勤奋也成不了天才。古代还有一句话叫“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通过读书得到这些的。我们还经常听到“读书改变命运”,但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也不见得。
那么,读书究竟能起什么作用呢?
现在,我是这样想的:一个人的人生要想能够成功,能够作出超过一般人的贡献或者说杰出成就,有三个条件——天赋、机遇、个人的努力。
第一个条件是天赋。
需要天赋是绝对的,因为天赋是客观存在的,后天条件和努力只能使它得到发挥,而不能改变它。天才是少数,但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方面的天赋。有的人善于动手,有的人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人文章写得好……这些很大程度上就是天赋。
第二个条件是机遇。
以我为例,当初我做中学教师需要档案。一个人的档案是从中学毕业开始的,在中学毕业以前必须到你父母的单位去抄他们的档案,弄清楚你的家庭出身,有没有政治问题等。这张纸,加上你自己的学籍卡,就构成你档案的第一部分。档案会一直跟你走,跟着你进入大学或进入社会。
在那个时代,如果你出身不好,你的前途就完了。包括后来我考研究生,如果改革开放再晚几年,到我过了四十岁,那么我就是本领再大也不能考研究生了。这些就叫机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都需要一些机遇。所以,一旦机遇到了,一个人就要抓住机遇。
第三个条件是个人的努力,包括读书。
今天我主要讲读书,绝不夸大读书。读书不是人生的决定因素。只能说,在个人的努力里,读书(广义的读书)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如果有了天赋和机遇,但到了一定的阶段个人却不努力,也不可能成功。凡是那些杰出的人物,除了前面两个条件之外,在这第三个条件上必须达到完全奉献、甚至信仰的程度,才能够成功。我们可以看看古今中外有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学者,他们都不是一般的努力,而是到了奉献甚至信仰的程度。
曾经,我在参观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教堂所画的壁画时,有人跟我讲,一般人就是体力也完成不了这样一幅大的壁画。米开朗基罗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他把这个不止看作艺术品创造,而是作为一种对宗教的信仰,所以才能超常发挥出来。相反,也有一些很杰出的学者半途而废的。他们是天才,也得到了机遇,但达到一定程度的成功之后,就退出或放弃了,最后没有达到本可以达到的境界。
我是研究历史的,而且从初中生教到博士生,前后也教了五十几年的书了。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遇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机遇,所以大多数人都算是有机遇的。那么,在机遇和一定的天赋之上,能不能真正成功,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读书是起到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