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清宫剧的人都被里面的“阿哥头”辣过眼睛,甚至于现代人开玩笑调侃脱发都会说:你看你这发型,在以前绝对是个王爷!那么,有人可能会问,这么丑的发型,清朝人为何还要选呢?
清朝男人留这个发型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为了日常方便行动。清朝皇室乃是满人,而满人前身则是女真人。以游猎为主的女真人,之所以会留小辫子,是为了在打猎的时候方便行动。
其次、与信仰有关。信仰萨满教的女真人认为,头顶是距离上天最近的位置,留点头发盖住,也是为了保护它。
其实,所谓的“阿哥头”,也叫“阴阳头”。也就是说脑袋上留头发的地方和没留头发的地方,大概所占的面积是差不多的,看起来有些像太极八卦那个图形,所以也叫阴阳头。
像什么《宫》、《甄嬛传》等诸多电视剧里,清朝人无论什么时期都是这个发型。而事实上呢?这个造型其实是清朝晚期才出现的,清朝早并不是这样的发型,所以电视剧有时候拍得也很扯淡。
清朝早期,如皇太极、康熙、雍正时期,留的是铜钱头,也就是所说的金钱鼠尾辫。那时候,满人头上所留的那个小辫子,大小跟一枚铜钱差不多,而辫子粗细程度看着和老鼠尾巴相似。
满人之所以会有这个发型,还得从满人的前身女真人身上说起。在努尔哈赤时期,女真族男人还是以狩猎为主。所以,发型的特点之一就是要简便。
在头顶上留个小辫子,既可以保护住头顶那个主要位置,又可以方便打猎时不被头发影响视线。不过,那时候女真族男人头上的发量虽少,但是爱美的心却还是有的。
他们会在头发里插入金银珠玉等修饰物,或者是在耳朵上带上个性又好看的大耳环。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虽说有些中二气息,但是总体造型还是不错的。
当然,那时候剃头留的就是金钱鼠尾辫。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男人头上的发量也就越来越多了。到了清朝中期的时候,已经有巴掌那么大,而编起来的辫子也快和牛尾巴差不多粗了。
到了清朝晚期的时候,就逐渐成了大家现在所看到的阴阳头了。清朝男人发型的变化,其实也恰恰反应了清朝统治者思想的变化。他们逐渐开始汉化,向汉人的习俗靠拢。
对于现代人来说,头上有没有头发的意义主要在于美丑,为了拥有一头浓密的头发,花大价钱植发的人大有所在。不过,头发少、甚至于光头的人,也不在少数。
虽然头皮裸露在外会有些凉,但是看习惯了也就那样,大家也不会把发型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但是,这在古代可就不一样了。对于古人来说,被迫剃头的痛苦,不亚于当年的韩信钻裤裆。
比如当初为了体现满人对于领土的绝对主导权,皇太极就曾经下令:于城上遍谕官军百姓,俱令剃发。有时候,为了达到镇压百姓的目的,满人还会下令处死那些顽固抵抗的不剃发者。
这可真应了一句话:头可断,发型不可乱。对于汉人来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轻易损害?因此,那时候为了保护头发而死在满人刀下的百姓,还真不在少数。
在满人残酷的镇压下,大多数汉人还是走上了被迫剃头的道路。所以,清朝晚期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太平天国的人就都是一头浓密的头发。因为他们首先要从形象上,区分自己和满人。
也就是说,有没有头发、留什么发型,已经不仅仅是涉及到一个人形象的问题了,它更多的表现出了一个人的气节、尊严以及民族信仰等,这对于古人来说,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况且,历史上拒绝剃头以表决心的事情,并非仅仅是发生在清朝时候。当初金人攻下北宋以后,就强行要求宋朝皇室和官员剃头以表臣服之心。
有些有骨气、有气节的大臣,宁愿被流放、宁愿被处以极刑,也坚决不剪掉自己的头发,这等决心和魄力,已经不单单是个人问题了,它已经扩散到了民族凝聚力上面。
只可惜,北宋统治者并没这样的勇气,这也导致了北宋王室的悲剧。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头发或者说是发型的看重。对于古人来说,头发关系到的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和尊严。
要知道“头可断发型不可乱”这样一句话对于古人来说,那可绝不是一句戏言,很多勇士们宁愿用生命去捍卫这句话也不会轻易剪去自己的头发。
如果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待这句话,很多人估计会觉得:那些人好傻,头发丢了再长就行了,哪里就比生命还重要了?如果要是这样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毕竟,站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型保住与否,关系到的其实就是民族大义。我们可以不理解古人的这种选择,但是我们不能去否定一个时代的气节问题。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与其说他们在维护自己的发型,不如说他们其实是在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己国家的尊严。假如一个人连自己的头发都保不住的话,又谈何保护父母、保护自己的国家呢?所以,他们誓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
当然了,对于现代人来说,头发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网上经常有人说这样一句话:光头,最是考验一个人的颜值。毕竟一头乌黑的头发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颜值,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比如,脱发、头发发黄和分叉等,这后面可能还会隐藏着一些身体病变。所以,日常养护头发、保护自己的发型,也不是没有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