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余书社
2021年,江西省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书画展览,没有想到,其中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一件书法作品,其中的一个“乱”字的写法,竟然引起了作品的真伪之争。
在我们日常的文章评论区,也经常看到这样的言论:这中间怎么有的字还是简体,这作品不会是假的吧?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书法繁简字的问题。
1935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文盲率甚至高达80%,为了满足快速扫盲的需要,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经过不断的修改,又颁布了一个《简化字总表》,共收录了2235个简化字。
这给很多人造成了一个假象:简化字是近代才有的。其实简化字的历史远远比我们想象的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
清代内务府腰牌
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明确地指出,我们现在所用的简化字主要有四个来源:古字、俗字、异体字、草书楷化字。
其中古字在我国的文字体系中,特指那些秦朝以前留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汉字。在甲骨文当中,很多汉字就有繁简两种写法。
草书中的简化字
后来汉字发展到秦汉时期的篆隶阶段,为了满足汉字美观、对称性的书法要求,汉字进一步走向了繁体化,但还是有很多简体汉字被保留了下来,这一部分汉字就被称为“俗体”或者“小写”。
这种“俗字”在民间也存在广泛流传,同样也是符合书写规范的。比如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将“劉”写成“刘”,将“ 國 ”写成“国”;都是俗体字的遗存。
《十七帖》
其中异体字指的是因为造字方式不同,偏旁位置不同等原因,形成的和正体字字音、字意相同,但是字形不同的文字,我们常见的通假字,就是属于异体字的范畴。
其中的草书楷化字,指的是在草书的书写过程中,因为避讳,书写简便等原因,创造出来的一些特殊的字符,在之前被叫作草书符号,在书法领域属于草法的范畴,也是符合书写规范的。
蔡襄《远蒙帖》
比如在王羲之的经典法帖草书《十七帖》当中,我们就能看到今天我们理解中的简化字“马”和“东”。
这些异体字、俗体字只是不在官方的书写范式之中,但在民间仍然是被广泛使用的。
文字改革专家叶籁士对现行最为常用的521个简化字做过统计,发现解放区和建国后新出现者只有101个,不及总数的20%,而其余420个早已有之:其中先秦68个,秦汉96个,魏晋南北朝32个,隋唐五代29个,宋辽金元82个,明清53个,民国60个。
所以一件作品中是否含有简化字,并不足以用来证明一件作品的真伪。